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太阴卧佛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14 09:12:15
●寺内建筑为何与惯常的坐北向南相反?  ●释迦牟尼涅槃卧像为什么腰长腿短?  ●《赵城金藏》雕印发起人是尹矧乃?  晋南绛县有山,名曰东华山,传说和西岳华山有“血缘”关系——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时,华山被劈为两半,一半在陕西,一半分到山西绛县,绛县的这一半便被称为“东华山&rdqu到元三次重修太阴寺的经过,而且根据碑文,研究
●寺内建筑为何与惯常的坐北向南相反?  ●释迦牟尼涅槃卧像为什么腰长腿短?  ●《赵城金藏》雕印发起人是尹矧乃?
  晋南绛县有山,名曰东华山,传说和西岳华山有“血缘”关系——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时,华山被劈为两半,一半在陕西,一半分到山西绛县,绛县的这一半便被称为“东华山&rdqu

\

o;。此山在当地颇受尊崇,不光因为此山为灵山宝地,其上有一座金代建造、至今香火鼎盛的太阴寺,而且太阴寺内的释迦牟尼卧佛,是目前我国存世最早、体量最大的木雕卧佛。由此,尽管太阴寺偏处晋南一隅,还是在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10月9日早上6时,记者驾车一路飞驰,奔东华山,访太阴寺。  太阴山上太阴寺  “东华山”之名自然非是浪得,查资料可知,该山以险得名,以奇成名,海拔较高,每年盛夏六月,山麓间犹能见到积雪,是一个避暑胜地。而对于绛县的地理而言,该山坐南向北,高峻而冷,山下人终年难得见到太阳,故名之“太阴山”。  行进间登临高处偶一回顾,东华山东连太行之高峰,西控中条之旷野,北观浍水,南望天际,一路上天然景色随处可见,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此时正值漫山红遍的金秋,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眼看一条水泥修筑的盘山旅游路已到尽头,太阴寺却并未现其“芳踪”。恰巧,一辆标有“水利勘测”字样的面包车停在路尽头,一名文雅和蔼的男子听说是找太阴寺,笑着说:走过了,跟我的车下山吧。  上山容易下山难,车速极其缓慢,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下到东华山北麓,面包车略向右靠停下,男子伸出手臂,往路边左侧一个路口指引后离开。记者的车子往左边一拐:嗨,写着“太阴寺”的山门赫然就在眼前。  山叫太阴山,寺就得叫太阴寺?未必如此简单吧。带着一点疑问,记者步入其中,首先就问了个明白。  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太阴寺依山势而立,背南面北,与一般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惯常坐北向南的方向正好相反,属阴向,寺名与此相关。有阴就有阳,太阴寺始建于唐代,绛县境内与它同时建造的还有一座寺院叫太阳寺,原址在古绛镇岗底村。而无论“太阳”和“太阴”,与道教理念中的“阴阳”都有撇不开的关系,由此也可见不同宗教在中国融合的痕迹。  既然阴不同于阳,寺内的佛像也就有阴的讲究,在当地,人们也叫太阴寺为卧佛寺,因为镇寺之宝,是正殿内供奉着的一尊巨大的佛祖释迦牟尼木雕卧像。太阴寺卧佛呈现的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形态,区别于他在阳世间弘法、参禅、讲经的形象。生为阳,卒为阴,这也是“太阴”之名的又一个因素。  佛、寺、山,样样离不开阴,“太阴”之名可谓名副其实。而至于寺因山名还是山因寺名,这就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了。  古殿卧佛阅尽沧桑  从北往南,太阴寺的山门、过殿、正殿逐次排开,除此而外,再无建筑。山门门脸不大,而且色调崭新明艳,山门对面的过殿又称为南大殿的建筑也是少了庄严肃穆的气度。探究之下,果然问出了答案。  太阴寺原本气势宏伟,门内左右有丈余高的四大金刚塑像。遗憾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知识青年下乡时,太阴寺被辟为梅花鹿养殖场,为方便梅花鹿进出,知青们搬掉了“四大天王”塑像,拆毁了山门。现在看到的山门,是1984年重修的。  山门背后,雕有“僧会司”三个大字。工作人员介绍,这三个字是寺内原有的一块牌匾上的题字,牌匾镶嵌在正殿东南角一个小门上。随后赶来的绛县文物局局长柴广胜介绍,“僧会司”是古代宗教事务的管理机构,是管理佛教僧团及培养佛教人才的地方,近似于现在的宗教局。由此三字可以知道,太阴寺以前曾经就是周边地区的佛教传播管理中心。  过殿原本规模比现在要大,左右还建有配殿。民国五年,当地有一人家,男主人年逾花甲尚没有后代,于是在三月十八庙会日来到太阴寺内烧香求愿,巧的是就在腊月廿九喜得一子,欣喜若狂下连夜赶到太阴寺内烧香还愿,然而由于他的一时不慎,将整个北殿全部烧毁,只留台基,台基之上的建筑,是后来从附近的范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  过殿内当中有尊弥勒菩萨塑像,从时间来说也是新的。塑造者赵金鑫是绛县一位响当当的人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是以韩美林大师为组长的5人小组创作的,赵金鑫就是其中之一,让福娃从平面图案变成立体造型的工作就由他来完成。赵金鑫出身于绛县峪南村的一户农家,为家乡的太阴寺塑造这尊弥勒佛像是在1996年,当时他只有19岁。  根据现存碑文记载,太阴寺始建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南大殿也就是太阴寺的大雄宝殿,是全寺惟一幸存的金代建筑,相当珍贵。尽管明、清时期几经修缮,但南大殿基本保持着金代建筑风格,大殿前脸完全是木结构,现存的梁、柱、枋、斗拱、门窗均为原木本色。殿门上方悬挂的镌刻有“大雄之殿”四个大字的木匾,是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由端氏县(今沁水县一带)籍的一位骠骑将军题赠。  被誉为国宝的木雕卧佛就保存在南大殿内。释迦牟尼木雕卧佛长4米,高1.5米,是用一整根红杨木精雕而成,中间没有任何衔接的地方,仅就这根木头来说也是千年古木,十分罕见。据考证,这尊释迦牟尼佛涅槃卧像雕凿于金大定二十年。释迦牟尼佛祖头东脚西,手拄右耳,双眼微闭,正对着殿门的西北方向侧卧,表情安宁神圣。朱砂涂底、赤金贴面的袈裟雍容华贵。整尊卧佛安放在一幢木制佛龛之内,佛龛置于大殿正中,佛龛内还绘制有明洪武年间的精彩壁画。  正常人的上下身比例应该是1:1,而这座佛祖像却是腰长腿短,腿还没占到全身的三分之一,甚至只有四分之一。据介绍,在艺术上,这就叫做变形美,使得佛像观感更加庄重肃穆,只有这样的雕刻身材比例,才会产生出浓厚的宗教氛围,体现出释迦牟尼佛的宝相庄严,让人体会到佛教和木刻艺术共同达到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由此,也可见古人高深的美学眼光和精湛的技艺。  佛龛上和两侧现存同期弥陀三士坐像,大殿内壁上原来绘有巨幅壁画,据说壁画是以佛教的沿革为内容,绘制手法与永乐宫的描绘手法一模一样,而年代比永乐宫壁画还要早150多年。可惜的是在民国十二年,壁画以及弥陀三士坐像的头被当地人勾结古董商,以3000元大洋的价格卖给了荷兰的文物贩子。所以,这三尊后来补雕头像的佛像到底是哪三佛,已经不能确定。  《赵城金藏》在此雕印  太阴寺前院西侧有一通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所立石碑,碑名《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青砂石质,碑高2米多,阳刻有2169个汉字。碑文不仅记载了从金

\

到元三次重修太阴寺的经过,而且根据碑文,研究者近年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国宝《赵城金藏》就是在太阴寺雕的版。  历代刻经中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最珍贵的大藏经《赵城金藏》,原存于我省洪洞广胜寺,是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被誉为有史以来“第一大发心”的藏经。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赵城金藏》的募刻发起之人,一直采信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蒋唯心在《金藏雕印始末考》中的记述:雕刻金藏的发起人是金人“潞州崔进女法珍”,也就是崔法珍。然而根据《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碑文,藏经募刻劝缘的真正发起人是尹矧乃,崔法珍只是尹矧乃的弟子,而且藏经刻版的大部分工作在尹矧乃生前已基本完成。关于这一发现,柴广胜在其论文《重修太阴寺、木雕卧佛与赵城金藏——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碑文探析》中有着严谨的论述,这一观点,现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认可。  这一通《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可以说是《赵城金藏》研究中划时代的一次新发现,由此也佐证了太阴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其在历史上尤其是金代历史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日,太阴寺外,东华山上,桃花盛开杨柳摇曳,绛县、翼城、曲沃、闻喜以及远至省外的人们扶老携幼,赶来礼佛。即使是记者来此探访的这个深秋季节,朝拜进香的百姓和赶来观瞻卧佛的游客也络绎不绝。太阴寺及其内供奉的释迦牟尼木雕佛,不但庇佑着此方子民,其也当之无愧成为绛县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一张代表性名片。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