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五万首唐诗,最美的植物不过这四种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22-10-23 09:10:25
五万首唐诗,最美的植物不过这四种一首先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唐诗里能不能打广告?搞植入?我觉得可以。当然,这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人气值很高的大诗人的作品
五万首唐诗,最美的植物不过这四种 一

首先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唐诗里能不能打广告?搞植入?我觉得可以。

当然,这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人气值很高的大诗人的作品里露脸。

比如我曾说过,有两个原来没有一点名气的人,一个叫岑勋,一个叫元丹丘,无意中被李白搞了个植入,在他那伟大的文案《将进酒》里提了一笔: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结果是什么效果?这俩人从此永垂不朽,红了一千多年。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植物。同理,天下那么多花花草草,不是每一样都可以幸运入诗的。

你看《唐诗植物图鉴》,五万首唐诗,其中经常露脸的植物不过七八十种。

究竟哪几种植物,能成为大诗人们的最爱,不惜亲自给它写诗、代言?我认为最猛的有四种。

它们天生丽质,色艺双绝,成为了唐诗中的耀眼巨星。



我们从排行榜上的第四名说起。

今天,它的名字如雷贯耳。但在唐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不太出名,只是西北地区的一种花花。

就像今天的娱乐明星一样,它也有过很土鳖的“曾用名”。有人叫它“鼠姑”,有人叫它“鹿韭”,有的仅仅因为它和芍药很像,就叫它“木芍药”,也真是够不走心的。

当时,它真的并不红。

从初唐到盛唐,在一个个诗人的炒作包装下,很多花花草草都已经红了,比如兰花、丹橘,桂子、蔷薇……可它还是在默默地当二三线艺人,没有大红大紫。

这一年,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诗人遇到了它,瞬间被它的美丽惊到了。这个诗人叫做王维。

王维想必很惊讶:天啊,这么美貌的花花,我大唐开国都一百年了,居然没有诗人认真写过你?

那么,今天就让我来给你写首诗吧。

于是,就有了那首《红牡丹》:

“花心愁欲断,

春色岂知心。”

这是自有唐朝以来,我所知道的咏牡丹的最早的诗。

可惜的是,这首诗仍然没有红。看来,即便是人气数一数二的大V王维,也不是每首诗都会红的。

陆续又有一些诗人给它写诗,比如岑参,比如裴士淹……但牡丹还是不很红。它还在静静等待着机会。

终于,它等到了这一天。因为唐代的三个女人,使它一飞冲天,成为唐诗中的绝代名花。

第一个女人,叫做武则天。她和牡丹的纠葛,还发生在王维写诗之前。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武则天有一天突发奇想,想要冬天游公园,命令百花紧急绽放。所有的花都从了,只有牡丹不搭理她。

没有人能无礼地命令我开花,哪怕你是女皇。

武则天大怒,把牡丹谪贬出首都长安,赶到洛阳。但牡丹的高傲,却开始渐渐征服唐代人的心。

第二个女人,叫做杨贵妃。她无意中成为了牡丹的代言人,因为唐代第一文案高手李白给她写过一首诗,把她比作牡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然而,即便有了这两个名女人的背书,牡丹想要跻身唐诗中最美的四种名花草之一,还仍然不够。

关键在于第三个女人的代言。

她只是个普通的唐代女孩子,并不是什么名女人,更不是什么贵妃、女皇。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准确姓氏、身份、生平。

但牡丹在唐诗中的地位,却最终是由她奠定的。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那一年,有一个二十二岁的男青年,看见了这个女孩子。

他想给她写首诗,题目就叫《牡丹》。

这是一首绝美的诗,这是一首绝美的诗,这是一首绝美的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它的最后两句是:

“我是梦中传彩笔,

欲书花片寄朝云。”

这个青年诗人,叫做李商隐;而那个神秘的姑娘,大概就叫做朝云。

今天,再牛的学者,也考证不出这位朝云姑娘的来历了,就好像再资深的古龙迷,也永远不会知道,谁是古龙书里的那个绝世美女“春雨”。

而牡丹却彻底红了,成为了唐诗中无可争议的巨星。



排名第三的植物,是菊花。

你可能不同意:它凭什么能排在牡丹的前面?难道它也有杨贵妃、武则天、李商隐当代言人吗?

不要着急,我慢慢告诉你原因。

有人说,唐诗无非就是四种套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

可是你知道吗,唐诗里的宅男和愤青全都喜欢菊花。什么叫“半壁江山”?这就叫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日本有一个著名的“菊花王朝”。但我觉得,唐朝才是名副其实的“菊花王朝”。

我并不是指唐朝人喜欢搞基,而是说它伴随了唐朝的始终。

——唐朝就是在菊花的芬芳中开启的。唐代第一个杰出的诗人,叫做王绩。他是一代著名田园宅男,是陶渊明再世。和陶渊明一样,他也喜欢菊花: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朝还是在菊花的摇曳中走向盛世的。比如孟浩然,他一生都生活在王朝最强盛的年代,虽然从来没有做过官,但却洋溢着盛世的气派、悠闲和自信: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最后,唐朝还是菊花的狂舞中走向灭亡的。

那一年,有一个年轻人高考失败了。他觉得社会不公平,于是满怀愤怨地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咏菊》。

这人叫做黄巢,是整个唐朝最大的一枚愤青。

我说过,当时的愤青也是喜欢菊花的。黄巢的这一首菊花诗,让整个大唐王朝都在战栗、颤抖: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后来兑现了他可怕的誓言。他率领大军攻入长安,给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捅了深深一刀。

这个王朝捂着伤口,再也没能痊愈,二十多年后就覆灭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在距此半个多世纪前,大才子元稹曾经写过一首一语成谶的菊花诗: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预言太准了。当黄巢的菊花绽放之后,唐朝就再也没有花好月圆机会了。



现在,请屏住呼吸,让我隆重介绍在唐诗中排名第二的植物——杨柳。

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高不可攀。在它面前,千花伏地,万木拱手。

前文说了,菊花伴随了唐诗的始终;而杨柳却可以更骄傲地说,这算什么,整个中国的诗歌,都是从我杨柳开始的。

因为早在距今近三千年前,那一部伟大的《诗经》里的那一首伟大的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许多人相信,从这首诗开始,中国的诗才不只是发泄,不只是言志,不只是男女勾引对方交配的呼号,不只是献给鬼神的言语,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新的、纯粹的东西——美。

在整个唐代,杨柳,就几乎是唐诗的形象标识。如果说“田园宅男”和“边塞愤青”喜欢菊花,那么“咏古伤不起”和“送别满基情”,则几乎全靠杨柳。

它出现在唐朝人离别的时候:“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他们恋爱的时候:“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在他们思春的时候:“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在他们怀古的时候:“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在他们开心的时候:“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他们沉吟的时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要不是有下面的这一位的话,杨柳真的应该排名唐诗第一的。



这或许是唐诗里最哀婉的一个传说:

这一年,在洛阳,有一个叫顾况的青年诗人,正在皇宫御沟的水边游玩。

忽然间,一片红色的叶子顺水漂来,上面依稀写有几行小字。

顾况捡起了它,发现那是一首诗:

“一入深宫里,

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

寄与有情人。”

这是一个宫女题诗后放入水里的。她所在的这座宫殿,就是大名鼎鼎的上阳宫。

上阳宫的出名,主要因为两点:一是里面关着的宫女多;二是皇帝来得少。

这里是名义上的行宫,实质上的冷宫。它像一座没有火焰、没有温度的炉子,焚烧的是无数少女的青春。

顾况手持红叶,伤感不已——这个宫女一定很孤独,很寂寞吧?她可能还要再被关上几十年,变成老太婆了,才有希望出来吧?

他也找了一片叶子,写上一首诗,从御沟的上游放了进去:

“君恩不禁东流水,

叶上题诗欲寄谁?”

我们不知道宫女是否收到了这片叶子,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再写诗给顾况。

尽管有一种一厢情愿的说法称,宫女捡到了红叶,又给顾况回了诗,两人搭上了线。多年之后,他们最终在一起了。

留下这段美丽传奇的,就是唐诗中最美的角色——红叶。

它是慈悲的。皇宫里有无数牡丹,但在关键时刻,都不如一片红叶能帮助宫女传情。

唐代的每一个伟大诗人,心中几乎总有一株红叶:

李白是在夜晚想起它的:“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王维是在晨时想起它的:“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白居易在醉的时候想起它:“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张继在醒的时候想起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和别的花花草草相比,红叶更含蓄,它怨而不愤,哀而不伤,感情从不过渡浓烈。

它也更飘忽,不像杨柳,代表“离别”的印记太深;也不像牡丹,总是代言高贵的妇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存世的五万首唐诗中,我觉得写到植物最美的,是这一首几乎所有小孩子都会背的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好安静,好平和。它证明了唐诗完全可以没有田园宅男、没有边塞愤青、没有咏古骚人、也没有送别基情。

这就是红叶的气质——它可以无比深情,也可以无比地正大、平和、醇美。

唐诗第一,我给红叶。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