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王阳明: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22-11-18 09:11:20
王阳明: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  心学大师王阳明曾经说过:“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丢掉那些盗取本心的杂念,人的心灵才能宁静从容。  人生其实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让我
王阳明: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

  心学大师王阳明曾经说过:“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丢掉那些盗取本心的杂念,人的心灵才能宁静从容。

  人生其实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让我们陷入困境的,正是那些悄悄偷走了正能量的“心中贼”。

  壹 过度的自信,偷走你的谨慎

  王阳明自幼出身在书香门第,父亲是状元郎,自己也是伴随着异象出生,并且天资聪慧,七岁就会作诗。正是这传奇的前半生,让王阳明添加了一个缺点,那就是“过度自信”。

  在他在任刑部主事一职时,发现有人偷偷的用犯人的伙食喂猪,等猪长大了再卖掉分赃。面对这种中饱私囊的现象,王阳明自然是看不下去,他没有和上级做出任何请示,就废除了这种陋习。

  王阳明这么做的出发点让人佩服,然而,他这种过度自信的僭越行为是官场上的大忌,他的上级容不得他这样任性妄为。后来,王阳明又因为正面对抗大太监刘瑾,被贬谪至贵州龙场,看到了官场最真实的一面,他终于顿悟了。多年之后,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这样反思了自命不凡的害处:“这个问题是人的大病根。譬如在一丈见方的土地里,种上同样大的一棵树,雨露的滋养、土壤的肥力,只够滋养大树。上面却被大树的叶子遮盖,下面呢,又被这树根盘踞,纵然想在四边种些庄稼,也会是种什么死什么。只有砍倒这棵树,就连一点儿须根都不要留,才能种植好庄稼。不然,任凭你辛苦耕耘,也只能滋养这树根。”

  不仅是圣人,我们很多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过度自信其实是很不理智的,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这种高估毫无益处,只会蒙蔽自己的心灵。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想让自己的心灵变成一片沃土,要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定位,连根铲除这棵自负的大树。

  要知道,今天的自命不凡,就是明天的回头无岸。

  贰 无知的盲从,偷走你的本心

  《笑林》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东汉的司徒崔烈想给鲍坚升官,让他当自己的属员。鲍坚即将拜见崔烈,但是他很担心自己在面见崔烈的时候出错,所以他就向在他之前来了的人请教。

  有人提示他:“跟着司仪官说的就行了”。等到鲍坚拜见的时候,司仪说可拜,他也跟着说可拜。司仪说就位,他就跟着说就位。期间,有个人穿着鞋上榻,快要离席的时候,却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了。司仪好心提醒一句“鞋在脚上”,鲍坚也学舌道“鞋在脚上”。

  这就是典故“人云亦云”的由来。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做事不愿意自己思考,只是盲目跟随他人的行动。

  这两年,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小吃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这些东西先是在网络上被年轻人们晒出来追捧,之后就会发现有不少人在店铺门口大排长龙,好像真像这么回事。但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所谓的“好吃”,都是靠“托儿”支撑起来的。那些所谓在排队的人,都是拿着“报酬”在排队,而这些小吃本身的卫生条件,还是难以明说的。这种行为,利用的正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跟从大众很简单,只要顺从人的本能,站到人多的那一方就好了。真正困难的是保持清醒,因为真理有时候会在少数人手上。

  《战国策》中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无聊的流言说多了,也会在大众心里变成真理。愚蠢的人只知道跟风看热闹,而聪明人能学会理智思考,在人潮之中保持真我。王阳明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求”。

  迷失了心中光明的人,也就在大众的评论里丢掉了自己的人生。

  叁 未经思考的偏见,偷走你的修养

  当年王阳明的心学一经问世,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读书人指责他传播异端学说。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己都不了解心学,就设立了一道关于心学的科举考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舆论暴力。这些人的做法,很能说明“偏见”的心态。

  《菜根谭》中有一句明白话:“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物欲未必可以伤害别人的心境,但是偏见能。偏见就是那个刺伤人心的恶贼。

  对于偏见,王阳明自有一番心得。

  有一天,王阳明的学生来到他面前抱怨:“他们根本不懂您的心学却攻击您,真的令人恼火!”

  王阳明淡然地说:“看来我们的宣讲做的还不够,世人还不太了解我们。”

  而在王阳明声名鹊起之后,另一位哲学天才王艮前来拜会。这王艮行为乖张,被世人称为“狂生”。最开始,这个奇特的年轻人故意穿着奇装异服,假意来拜师。王阳明看他,就知道他这是自我炒作,想借自己的名声出名。可是王阳明接纳了王艮,不光精心传授学问,还热情地照顾他吃住。终于,王艮被面前这位师长感动了,心悦诚服地拜王阳明为师。

  尽管王艮难改狂生本色,始终学不会王阳明要求的稳重安静,可以说是王阳明门下最有个性的学生。但是,这并不妨碍王阳明赞赏他的哲学才华,当众称赞他是个聪明的弟子。

  聪明的人不会让自己被偏见伤害,更不会用偏见刺伤他人的心。想要让一个人彻底放下偏见,很难。正因困难,我们更应该三思而行,别被外界的人云亦云蒙蔽了自己的内心。

  肆 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偷走你的智慧

  我们喜爱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就碰到过一个爱耍小聪明的人。

  有一天,他乘坐飞机出远门,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耽搁了,已经登机的人只能回到候机室。过了一会又说可以起飞,大家再次登机。乘客都坐稳了,却发现多了一个,究竟是谁在逃票也没人认,只能挨个检查。按理来说,逃票的人就该自觉点,早晚被发现,还不如自己知趣地离开。

可是她自作聪明,自认为不会被发现,最后还是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地走开。

  她没有这次航班的票,又是怎么混上来的?原来此人还有点小聪明。她原本买了这次航班的机票,看到起飞延误了,就改签了其它航班。可是意外发生了,她换的那个航班也晚点了,而原来的飞机眼看就要起飞,于是她转回来拿着作废的登机牌混上了飞机。就是因为她的自作聪明,所有人都得多等一小时。而她自己也没有占到便宜,被航空公司加入了失信名单。

  爱耍小聪明的人之所以令人讨厌,是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了,无视他人的感受,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

  王阳明认为:“诚是心的本体,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真正的心思,本体最虔诚,最不娇柔造作,最真诚的东西。永远保持一个初心,永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做到光明磊落,坦白纯洁,永保本心。”

  因为一点点小聪明就抛下自己的真诚,这样的人生是不可取的。这种人暂时占用了更多资源,看似是得了便宜,却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吃了大亏。《菜根谭》中也曾经提到:“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真正聪明的人,那些小小的事情上面不会计较很多;而愚蠢到了极致的人,总是爱在一点小事上打如意算盘。丢掉小聪明,才能获得真正的聪明。修成人生的大智慧。大家都是明白人,谁也不会比谁傻,耍小聪明的人都得罪了谁,人家心里很清楚!

  王阳明曾经劝诫世人:“心即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理,就是存有私心,如果把心和理分开来说,大概也不妥当。”想要修好这一生,首先就要学会修心;想要修好这颗心,首先既要剔除不合于理的私心。

  愿我们都能破除心中之贼,用更强大的心灵,拥抱更美好的人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