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第六十六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玄奘法师 译时间:2019-06-04 15:21:03
第六十六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六“舍利子,异生地法性空故,异生地法于异生地法无所有不可得,异生地法于种性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种性地法性空故,种性地法于种性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种性地法于异生地法无所有不可得,异生、种性地法于第八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第八地法性空故,第八地法于第八地法无所有不

第一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摩诃比丘僧大数五千分,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心调柔软,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弃担能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得解脱,唯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得圣谛。复有菩萨摩诃萨,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行空、无相、无作,已得等忍,得无碍陀罗尼,悉是五通,言必信受,无复懈怠,已舍利养、名闻,说法无所希望,度深法忍,得无畏力,过诸魔事,一切业障悉得解脱,巧说因缘法,从阿僧祇劫以来发大誓愿,颜色和悦,常先问讯,所语不粗,于大众中而无所畏,无数亿劫说法巧出,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乾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得无碍、无所畏,悉知众生心行所趣,以微妙慧而度脱之,意无挂碍,大忍成就,如实巧度,愿受无量诸佛国土,念无量国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能请无量诸佛,能断种种见、缠及诸烦恼,游戏出生百千三昧。诸菩萨如是等种种无量功德成就,其名曰:颰陀婆罗菩萨、罽那伽罗菩萨、导师菩萨、那罗达菩萨、星得菩萨、水天菩萨、主天菩萨、大意菩萨、益意菩萨、增意菩萨、不虚见菩萨、善进菩萨、势胜菩萨、常勤菩萨、不舍精进菩萨、日藏菩萨、不缺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执宝印菩萨、常举手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一切菩萨,皆是补处绍尊位者。

尔时,世尊自敷师子座,结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是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从足下千辐相轮中,放六百万亿光明,足十指、两踝、两[跳-兆+尃]、两膝、两髀、腰脊、腹胁、背脐、心胸德字、肩臂、手十指、项、口四十齿、鼻两孔、两眼、两耳、白毫相、肉髻,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从是诸光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从三千大千国土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光明出过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诸光,遍照三千大千国土,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亦至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乃至十方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国土熙怡微笑,从其舌根放无量千万亿光。是一一光化成千叶金色宝华,是诸华上皆有化佛,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众生闻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皆亦如是。

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边踊中没、中踊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是三千大千国土中,地狱、饿鬼、畜生及八难处,即时解脱得生天上——从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是诸天人自识宿命,皆大欢喜来诣佛所,头面礼佛足却住一面。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地,皆六种震动,一切地狱、饿鬼、畜生及八难处即时解脱,得生天上齐第六天。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狂者得正,乱者得定,裸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病者得愈,形残者得具足,一切众生皆得等心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亦如亲族及善知识。是时,众生等行十善业道,净修梵行,无诸瑕秽,恬然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尔时,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国土一切众生。

是时,首陀会天、梵众天、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陀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国土人与非人,以诸天华、天璎珞、天泽香、天末香、天青莲华、赤莲华、白莲华、红莲华、天树叶香,持诣佛所。是诸天华乃至天树叶香,以散佛上。所散宝华,于此三千大千国土上,在虚空中化成大台。是华台边垂诸璎珞,杂色华盖五色缤纷,是诸华盖、璎珞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以是华盖、璎珞严饰故,此三千大千国土皆作金色,及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皆亦如是。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及十方众生,各各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

尔时,世尊在师子座,熙怡微笑,光从口出,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以此光故,此间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见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僧;彼间如恒河沙等国土中众生,亦见此间三千大千国土中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是时,东方过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多宝,佛号宝积,今现在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彼国有菩萨名曰普明,见大光明,见地大动,又见佛身,到宝积佛所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缘,有此光明照于世间,地大震动,又见佛身?”

宝积佛报普明言:“善男子,西方度如恒河沙等国,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欲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神力。”

是时,普明菩萨白宝积佛言:“世尊,我今当往见释迦牟尼佛,礼拜供养;及见彼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于诸三昧而得自在。”佛告普明:“欲往随意,宜知是时。”

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华,与普明菩萨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华散释迦牟尼佛上。生彼娑婆国中诸菩萨难胜难及,汝当一心以游彼国!”

尔时,普明菩萨从宝积佛受千叶金色光明莲华,与无数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俱共发引,皆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东方诸佛,持诸华香、璎珞、泽香、末香、涂香、衣服、幢盖,向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头面礼佛足,一面立,白佛言:“世尊,宝积如来致问世尊:少恼少患,起居轻利,气力安乐不?”又以此千叶金色莲华供养世尊。

尔时,释迦牟尼佛受是千叶金色莲华,以散东方如恒河沙等诸国土中。佛所散宝华满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一一华上皆有菩萨,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闻此法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头面礼释迦牟尼佛足,各以供养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释迦牟尼佛。是诸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各各以善根福德力故,得供养释迦牟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南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离一切忧,佛号无忧德,菩萨名离忧。

西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灭恶,佛号宝山,菩萨名仪意。

北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胜,佛号胜王,菩萨名德胜。

下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善,佛号善德,菩萨名华上。

上方度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国最在边,国名喜,佛号喜德,菩萨名德喜。

——如是一切皆如东方。

尔时,是三千大千国土,皆成为宝华遍覆其地,悬缯幡盖,香树华树皆悉庄严,譬如华积世界普华佛国,妙德菩萨、善住意菩萨及余大威神诸菩萨皆在彼住。

尔时,佛知一切世界,若天世界、若魔世界、若梵世界,若沙门、婆罗门及天,若乾闼婆、人、阿修罗等,及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一切皆集。

佛知众会已集,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生故应具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九相——胀相、坏相、血涂相、脓烂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烧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入出息、念死,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实智,三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遍知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具足道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上菩萨位,当学般若波罗蜜;欲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毗跋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住六神通,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一切众生意所趣向,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胜一切声闻、辟支佛智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诸禅定解脱三昧,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少施、少戒、少忍、少进、少禅、少智,欲以方便力回向故而得无量无边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使世世身体与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生菩萨家,欲得童真地,欲得不离诸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以诸善根供养诸佛,恭敬尊重赞叹随意成就,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满一切众生所愿——饮食、衣服、卧具、涂香、车乘、房舍、床榻、灯烛等,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如恒河沙等国土众生,立于檀那波罗蜜,立于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植一善根于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诸佛称赞其名,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一发意到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发一音使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闻声,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欲使诸佛国土不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当学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数知三千大千国土中大地诸山微尘,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析一毛为百分,欲以一分毛尽举三千大千国土中大海、江河、池泉诸水而不娆水性,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中诸火一时皆燃譬如劫尽烧时,菩萨摩诃萨欲一吹令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中诸大风起,欲吹破三千大千国土及诸须弥山如摧腐草,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指障其风力令不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一结跏趺坐,遍满三千大千国土虚空,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毛举三千大千国土中诸须弥山王,掷过他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国土不娆众生,欲以一食供养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及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以一衣、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灯烛、幢幡、华盖等,供养诸佛及僧,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十方各如恒河沙等国土中众生,悉具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令得无余涅槃,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应如是分别,如是布施得大果报,如是布施得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如是布施得生四天王天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因是布施得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因是布施得生八圣道分,因是布施能得须陀洹道乃至佛道,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施人、受人、财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那波罗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具足禅那波罗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功德,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如、法相、无生际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在一切声闻、辟支佛前,欲给侍诸佛,欲为诸佛内眷属,欲得大眷属,欲得菩萨眷属,欲净报大施,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不起悭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乱心、痴心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一切众生立于布施福处、持戒福处、修定福处、劝导福处,欲令众生立于财福、法福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当学般若波罗蜜。何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菩萨摩诃萨欲以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欲以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欲知诸佛心,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闻十方诸佛所说法,闻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忘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见过去、未来诸佛国土,及见现在十方诸佛国土,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闻十方诸佛所说十二部经——修多罗、祇夜、受记经、伽陀、忧陀那、因缘经、阿波陀那、如是语经、本生经、方广经、未曾有经、论议经——诸声闻等闻与不闻,尽欲诵受持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所说法已说、今说、当说,闻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为他人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过去诸佛已说,未来诸佛当说,欲闻闻已自利亦利他人,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间闇处,日月所不照处,欲持光明普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无有佛名、法名、僧名,欲使一切众生皆得正见闻三宝名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众生,以我力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狂者得念,裸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若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诸在三恶趣者,以我力故皆得人身,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以我力故立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学诸佛威仪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如象王视观,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作是愿:;使我行时,离地四指足不蹈地,我当共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无量千万亿诸天众,围绕恭敬至菩提树下,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当于菩提树下坐,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以天衣为座,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行住坐卧处欲使悉为金刚,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出家日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转法轮,转法轮时,无量阿僧祇众生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净,无量阿僧祇众生一切法不受故,诸漏心得解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无量阿僧祇声闻为僧,我一说法时,便于座上尽得阿罗汉,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当以无量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为僧,我一说法时,无量阿僧祇菩萨,皆得阿毗跋致,欲得寿命无量,光明具足,当学般若波罗蜜;;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世界中无淫欲、瞋恚、愚痴,亦无三毒之名,一切众生成就如是智慧——善施、善戒、善定、善梵行、善不娆众生,当学般若波罗蜜;;使我般涅槃后法无灭尽,亦无灭尽之名,当学般若波罗蜜;;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奉钵品第二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作是功德,是时四天王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天王奉先佛钵。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皆欢喜,意念言:;我等当给侍供养菩萨,减损阿修罗种,增益诸天众。三千大千国土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请是菩萨转法轮。

“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增益六波罗蜜时,诸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欢喜,念言:;我等当为是人作父母、妻子、亲族、知识。尔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各自念言:;我等当作方便,令是菩萨离于淫欲,从初发意常作童真,莫使与色欲共会。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断淫欲出家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不断。”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要当有父母、妻子、亲族、知识耶?”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萨有父母、妻子、亲族、知识;或有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修童真行,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犯色欲;或有菩萨方便力故受五欲已,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如幻师、若幻弟子善知幻法,幻作五欲,于中共相娱乐。于汝意云何?是人于此五欲,颇有实受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故,化作五欲于中受乐,成就众生亦复如是。是菩萨摩诃萨不染于欲,种种因缘毁呰五欲——欲为炽然,欲为秽恶,欲为毁坏,欲为如怨。是故,舍利弗,当知菩萨为众生故受五欲。”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云何应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菩萨字性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谓为菩提,但有名字故谓为菩萨,但有名字故谓为空。所以者何?诸法实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故。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亦不见垢,亦不见净。何以故?名字是因缘和合作法,但分别忆想假名说。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名字,不见故不著。”

习应品第三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思惟,菩萨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识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我,不见众生,乃至不见知者、见者,所说名字亦不可见。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行般若波罗蜜,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用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诸名字法、名字所著处,亦不可得故。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譬如满阎浮提竹麻稻茅,诸比丘其数如是,智慧如舍利弗、目揵连等,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菩萨摩诃萨用智慧度脱一切众生故。

“舍利弗,置满阎浮提如舍利弗、目揵连等,若满三千大千国土如舍利弗、目揵连等,复置是事若满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如舍利弗、目揵连等智慧,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声闻所有智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诸众智无有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性空。若法不相违背无生性空,是法无有别异,云何世尊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

佛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诸声闻、辟支佛智慧,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一切众生令得无余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缘故,当知诸声闻、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萨摩诃萨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庄严国土,具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作是念:;我当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譬如萤火虫不作是念:;我力能照阎浮提,普令大明。诸阿罗汉、辟支佛亦如是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

“舍利弗,譬如日出时,光明遍照阎浮提,无不蒙明者;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净于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住空、无相、无作法,能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毗跋致地,净于佛道。”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住何等地,能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皆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净毕施福不?”

佛言:“不也。何以故?本已净毕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大施主。施何等?施诸善法。何等善法?十善道、五戒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以是施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习应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色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受、想、行、识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眼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耳、鼻、舌、身、心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色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声、香、味、触、法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眼界空、色界空、眼识界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触识、意法识界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苦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集、灭、道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无明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习应一切诸法空——若有为、若无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性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习应七空,所谓性空、自相空、诸法空、无所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七空时,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色若生相、若灭相,不见受、想、行、识若生相、若灭相;不见色若垢相、若净相,不见受、想、行、识若垢相、若净相;不见色与受合,不见受与想合,不见想与行合,不见行与识合。何以故?无有法与法合者,其性空故。舍利弗,色空中无有色,受、想、行、识空中无有识。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亦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若相应、若不相应,亦不见色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受、想、行、识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识界乃至意法识界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若相应、若不相应。如是,舍利弗,当知菩萨摩诃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空不与空合,无相不与无相合,无作不与无作合。何以故?空、无相、无作无有合与不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入诸法自相空,入已色不作合,不作不合;受、想、行、识不作合,不作不合。色不与前际合。何以故?不见前际故。色不与后际合。何以故?不见后际故。色不与现在合。何以故?不见现在故。受、想、行、识亦如是。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前际不与后际合,后际不与前际合,现在不与前际、后际合,前际、后际亦不与现在合,三际名空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者,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萨婆若不与过去世合。何以故?过去世不可见,何况萨婆若与过去世合?萨婆若不与未来世合。何以故?未来世不可见,何况萨婆若与未来世合?萨婆若不与现在世合。何以故?现在世不可见,何况萨婆若与现在世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色不与萨婆若合,色不可见故,受、想、行、识亦如是。眼不与萨婆若合,眼不可见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色不与萨婆若合,色不可见故,声、香、味、触、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不与萨婆若合,檀那波罗蜜不可见故,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四念处不与萨婆若合,四念处不可见故,乃至八圣道分亦如是;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与萨婆若合,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见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佛不与萨婆若合,萨婆若不与佛合,菩提不与萨婆若合,萨婆若不与菩提合。何以故?佛即是萨婆若,萨婆若即是佛,菩提即是萨婆若,萨婆若即是菩提。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习色有,不习色无,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常,不习色无常,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苦,不习色乐,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我,不习色非我,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寂灭,不习色不寂灭,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空,不习色非空,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相,不习色无相,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作,不习色无作,受、想、行、识亦如是。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为般若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阿毗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成就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净佛国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内空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诸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如、法性、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坏诸法相故。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如意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天耳故,不为他心智故,不为宿命智故,不为天眼故,不为漏尽神通故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尚不见般若波罗蜜,何况见菩萨神通?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飞到东方,供养恭敬如恒河沙等诸佛,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如是。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以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不作是念;我以他心智知十方众生心所念,不作是念;我以宿命通知十方众生宿命所作,不作是念;我以天眼见十方众生死此生彼。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亦能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恶魔不能得其便,世间众事所欲随意。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皆悉拥护是菩萨,令不堕声闻、辟支佛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亦拥护是菩萨不令有碍。是菩萨所有重罪现世轻受。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用普慈加众生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疾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所生处常值诸佛,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不离见佛。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有法与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是法与余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当疾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法性非得相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出法性者。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法性分别诸法。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萨不见用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法性不与空合,空不与法性合。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眼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界合;色界不与空合,空不与色界合;眼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识界合;乃至意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界合;法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法界合;意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识界合。是故,舍利弗,是空相应名为第一相应。舍利弗,空行菩萨摩诃萨,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能净佛土成就众生,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诸相应中般若波罗蜜相应,为最第一,最尊,最胜,最妙,为无有上。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相应,所谓空、无相、无作故。当知是菩萨如受记无异,若近受记。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相应者,能为无量阿僧祇众生作益厚。是菩萨摩诃萨亦不作是念:;我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诸佛当授我记,;我当近受记,;我当净佛土,;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转法轮。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有法出法性者,亦不见有法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有法诸佛授记,亦不见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生我相、众生相乃至知者见者相。何以故?众生毕竟不生不灭故,众生无有生,无有灭。若法无有生相,无有灭相,云何有法当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见众生故,为行般若波罗蜜;众生不受故,众生空故,众生不可得故,众生离故,为行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诸相应中,为最第一相应,所谓空相应,是空相应胜余相应。菩萨摩诃萨如是习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萨摩诃萨如是习相应,不生悭心,不生犯戒心,不生瞋心,不生懈怠心,不生乱心,不生无智心。”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