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第四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时间:2019-05-30 10:41:30
须菩提白佛言:“诸法随次者,天中天,是为法语,故曰无所损;诸法者,为无有端;其法相者,为无所碍;如空法者,为无所生;诸所生不可得,是为法生,故无所得。”诸欲、诸梵天子俱白佛言:“其寂者,即佛弟子,今尊者须菩提所说者悉空。”须菩提语诸天子言:“为随怛萨阿竭教。”

第四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

本无品第七

须菩提白佛言:“诸法随次者,天中天,是为法语,故曰无所损;诸法者,为无有端;其法相者,为无所碍;如空法者,为无所生;诸所生不可得,是为法生,故无所得。”

诸欲、诸梵天子俱白佛言:“其寂者,即佛弟子,今尊者须菩提所说者悉空。”

须菩提语诸天子言:“为随怛萨阿竭教。”

佛言:“云何,须菩提,知随怛萨阿竭教?”

须菩提复言:“如怛萨阿竭本无,是为怛萨阿竭教。诸过去、当来、现在悉为本无。”

佛言:“随本无者,为随怛萨阿竭教。

“诸法亦本无,如诸法本无,怛萨阿竭亦本无,一切本无,悉为本无,是为须菩提以随怛萨阿竭教。

“无有异随本无者,是为怛萨阿竭教。不异无有异随怛萨阿竭者,为随本无。本无者,是为怛萨阿竭。立须菩提之所立,为随怛萨阿竭教。

“如怛萨阿竭本无无所碍,诸法亦本无无所碍。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已。

“如怛萨阿竭本无者,于法亦本无,一本无等无异。我者亦无,作者本无,亦无作者,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如本无,本无我者亦尔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如怛萨阿竭本无不异无有异,是故诸法亦本无不异无有异,是为怛萨阿竭本无,亦不坏,亦不腐,不可得。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怛萨阿竭与诸法俱本无,无异亦无异,本无亦不有异,本无悉皆是本无。如须菩提所随者,以入不可计,人亦复无所入,是为随怛萨阿竭教。

“怛萨阿竭者是为本无,亦不过去、当来、今现在;及诸法悉皆本无故,亦无过去、当来、今现在。如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以如来本无者,即曰怛萨阿竭教。怛萨阿竭者即是本无,当来亦本无,过去亦本无,现在亦本无。以随过去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随当来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随现在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如过去、当来、今现在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以如过去、当来、今现在本无,怛萨阿竭教是为本无等无异。如诸法本无,是者,须菩提,等无异为随怛萨阿竭教,等无异是为真菩萨之本无,自致阿惟三佛,亦俱等本无。以如本无者,便得本无如来名,地即为六反震动,怛萨阿竭因是本无而得成。是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复次,须菩提,为不随色,为不随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随须陀洹道,亦不随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是者,须菩提,为随怛萨阿竭教。”

舍利弗白佛言:“本无者甚深,天中天!”

佛言:“如是本无实甚深。”

说本无时,三百比丘皆得阿罗汉,五百比丘尼皆得须陀洹道,五百诸天及人悉逮得无所从生法乐忍,六十菩萨皆得阿罗汉道。

佛语舍利弗:“是辈菩萨,供养过去五百佛已,皆作施与,护于净戒,成于忍辱,所作精进,定足于禅。以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虽是菩萨摩诃萨有道意,入空、无相、无愿,离于沤和拘舍罗者,便中道为本际作证得声闻。

“譬如有大鸟,舍利弗,其身若四千里、若八千里、若万二千里、若万六千里、若三万里,从忉利天上,欲来下至阎浮利地。是鸟而无翅,反从忉利天上自投来下。云何,舍利弗,是鸟欲中道还上忉利天上,宁能还不?”

舍利弗言:“不能,天中天。”

佛言:“是鸟来下至阎浮利地,欲令其身不痛,宁能使不痛?”

舍利弗言:“不能,天中天。其鸟来下,身不得不痛,若死,若当闷极。何故?其身甚大而反无翅。”

佛言:“如是,舍利弗,正使菩萨摩诃萨如恒边沙劫,作布施,护于净戒,成于忍辱,所作精进,定足于禅,发心甚大,欲总揽一切成阿惟三佛,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便中道堕落在声闻、辟支佛道地。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为不持戒三昧,若智慧,若脱慧,若见慧,而反作想,是为不持怛萨阿竭戒三昧。智慧,若脱慧,若见慧,为不知怛萨阿竭故而晓知,但闻空声想之,如所闻持欲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会不能得,便中道在声闻、辟支佛道地。何以故?如是为不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

舍利弗白佛言:“我念佛之所说,其离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便不能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当黠学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

诸欲天、诸色天子俱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者甚深,难晓难了!泊然者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语诸天子言:“如是般若波罗蜜者甚深难晓了,泊然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者难晓了,天中天。如我念是慧,其为泊然者,乃能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亦不于是有得阿惟三佛者故曰法空,无作阿惟三佛用法空故,于法亦不能得当作阿惟三佛者,故诸法悉空,于法无所有,是为法语。无作阿惟三佛故曰法空,无作阿惟三佛者,亦无得阿惟三佛者,其念一切诸法悉空。随是者,天中天,而泊然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

舍利弗谓须菩提:“如所说者,泊然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甚难。何以故?空不念‘我当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如是法者易得阿惟三佛。何以故?如恒边沙等菩萨云何转还?”

须菩提言:“当作是知,不为泊然者难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谓舍利弗:“用色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用痛痒、思想、生死、识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色得法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得法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色本无,宁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无,宁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云何,舍利弗,能有异色本无,于法得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无,于法得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云何,舍利弗,本无为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能有异本无,于法得还不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答言:“不。”

“设于是法不得,何所法还者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舍利弗谓须菩提:“如所说法,无有菩萨还者。”

须菩提言:“菩萨之人而有三德,是怛萨阿竭所说,一者佛衍菩萨而不计三,如须菩提所言。”

分耨文陀尼弗语舍利弗:“须菩提所说一道者而当问之。”

舍利弗谓须菩提:“欲问所说一道佛衍菩萨事,须菩提。”

“欲问所说一道佛衍菩萨事,”须菩提言,“云何,舍利弗,于本无中能见三道,是为声闻、辟支佛?”

佛语舍利弗言:“不见本无中得二事者。”

须菩提言:“云何,舍利弗,本无者为一不?是故曰得。若菩萨摩诃萨闻本无心不懈怠,是菩萨摩诃萨会致至菩萨。”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所说无异,悉佛威神之所致,是为菩萨摩诃萨本无无有异。若菩萨心不懈怠会至菩萨。”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为菩萨?”

佛语舍利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则是。”

须菩提白佛:“何谓菩萨摩诃萨欲成者?云何住?”

佛言:“视一切人,皆等其心不异,无有害意,以慈心向人若身无异,其心柔软,其心加哀,其心无瞋恚,无所碍心,无所娆心,视之若父母无异,是心菩萨摩诃萨所住,当作是学。”

阿惟越致品第八

须菩提白佛言:“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当何以比观其相行,知是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佛语须菩提:“于凡人及声闻、辟支佛,乃至怛萨阿竭道地,闻悉本无而不动摇,亦无有异,于其法亦本无,是为本无于不动摇,是即为度。如所闻不转,亦不有疑,亦不言是,亦不言非,如本无者为无所失,其所语不轻,不说他事但说中正,他人有所作亦不观视,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者,不形沙门、婆罗门面类,是为沙门,是为婆罗门,所见知悉谛了,终不祠祀跪拜余天,不持华香而奉上之,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终不生恶处,不作妇人,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终不离十善,身自不杀,教人不杀,身自不盗,不淫泆,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妒嫉,不贪余,不疑乱,身自作正,教人守正,是为十善,又于梦中自护不失十善,是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于梦中面自见十善,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心所学法,持欲安隐一切人,悉为说法是为法施,令一切皆得法所,是即为法施,于一切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若王者,为人中之雄,持所知名慧,闻说深法终不有疑,不有疑不言不信,所言柔软,所语如蜜,复少睡卧,出入行步其心不乱,徐行安步举足蹈地择地而行,及所被服衣中无蚤,常而净洁无有尘垢亦无有忧,身中都无八十种虫。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过出世间功德上,稍稍欲成满其功德转倍故,其身清净,心亦清净。”

须菩提白佛:“云何,天中天,菩萨摩诃萨心清净?当何以知?”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作功德转倍益多稍稍极上,其心自在而无所碍,其功德悉逮心故清净,过声闻、辟支佛道地,是为菩萨摩诃萨心清净,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不求财物,若供养者无有悭贪,说深法时无有厌极正作在知;其欲闻深法者,持般若波罗蜜为说之;其有作余道若世事者,持般若波罗蜜主为正之;其不解者,以般若波罗蜜便为解之;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至者弊魔便来,致所化作八大泥犁,一泥犁化有若干百千菩萨,便指示言:‘是辈人者皆从佛授决已,皆是阿惟越致。今悉堕泥犁中,皆佛之所授决。设若作阿惟越致授决已者,当疾悔之,我非阿惟越致。设若言尔者,便不入泥犁,当生天上。’”

佛语须菩提:“设心不动者,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佛言:“我所语者无有异,设当生恶处者,佛语为有异,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弊魔化作沙门若用被服,到菩萨摩诃萨所言:‘若前从我所闻,从我所受,今悉弃舍,皆不可用。若今当自悔其过,若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日自来问讯。若设不用我言者,我终不复来相视。若莫复说是语,非佛所说,是皆他余外道之造作,今我所语是佛所说。’”

佛言:“闻是说而动转者,当知其人不从过去佛授决未在菩萨摩诃萨举中,多有菩萨摩诃萨未在阿惟越致其界。设不动转者,念法无有生死,念无有生死信他人言。譬若比丘得罗汉者,不随他人所言,眼悉见法以为作证,是为无所有,终不可动,是菩萨摩诃萨亦不可动。如声闻、辟支佛道地所念法众不复还,是菩萨摩诃萨正向萨芸若不可复还。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弊魔到菩萨摩诃萨所化作异人:‘若所求者甚为勤苦,非萨芸若行。若致负是勤苦为,若用是勤苦为作,不当自还厌耶?当复于何所更索是躯?汝何不早取罗汉,用佛为求耶?’”

佛言:“设不动转者,弊魔复弃舍去,更为方略,化作若干菩萨,在其边立,复生指语之:‘若见是菩萨不?皆供养如恒边沙佛已,皆与衣服、饭食、床卧、医药悉具足,皆于恒边沙佛所悉行清净戒,皆从受事闻其中慧当所施行,其所求者为悉学已,所住如法,今皆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作是学已,作是受已,作是行已,不能得萨芸若,何况若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设是不动者,弊魔便去,更化作比丘,作是言语:‘是悉罗汉,过去世时皆行菩萨道,今悉取罗汉。今是尚如是比丘,若当从何所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是菩萨摩诃萨虽从异处闻是言,续作其行心不动转,亦无有异心,觉知魔为。”

佛言:“若有学波罗蜜随其行者,不得萨芸若,当从何所得?佛所语者为无有异,其作是学,其作是行如般若波罗蜜者,心不动摇,设是不得萨芸若,佛语为有异。佛所语者,终不有欺,是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弊魔往到阿惟越致菩萨所,作是晓言:‘萨芸若者如空,是法不可得边幅,是法不可得穷极有所可得。何以故?无阿惟越致,亦无得阿惟三佛者,今得观视其法都卢皆空,若之所作是为勤苦。’不当觉知是魔所为,云何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非佛所说。”

佛言:“是善男子、善女人当如是知,当作是念为魔事,其心正直而不动摇,用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欲作第一禅、第二禅、第三至于第四禅三摩越,随是四禅而不录禅目,是为三摩越,为人欲故,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不求称誉其名字者,若称说者,不念所欲其心广大,但念一切悉令得安,行步坐起其心不乱,出入用意当而至诚,不求有力,不他淫欲,若欲往来自患其欲,于欲常有恐怖。譬若男子过大空泽之中,若欲饮食,畏于贼盗,疾欲发去,自念何时当到聚落安隐之处疾得脱去。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爱欲有往来时,自念所作是为不可,是即为非皆悉不正,非我法之所作,亦不念余恶。何以故?欲使一切皆得安隐。”

佛言:“其作是念皆是般若波罗蜜威神之力,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和夷罗洹阅叉常随从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其余鬼神不敢附之,终不失志,其心不乱;其身亦不妄起,身体完具无所缺减;为人雄不诱他人妇女,若为作符、若咒、若药都不为是,亦不自为,亦不教人为,是为菩萨之净;不说男子事,亦不说妇人事都无是[億-音+(夫*夫)],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不与聚会人从事,亦不与王者,亦不与贼,亦不与兵,亦不与军,亦不与聚邑,亦不与城郭,亦不与世俗,亦不与女人,亦不与男子,亦不与余道,亦不与谷,亦不与酒,亦不与祠,亦不与杂色,亦不与华,亦不与香,亦不与调戏,亦不从悔,亦不从利,亦不作若干种,亦不与所有从事;但与般若波罗蜜从事,不离萨芸若常念不忘,亦不与斗从事,自守如法,常行中正,不从非法;常称誉贤者以为上头,常于人欲作亲厚,不作怨恶,但求怛萨阿竭法;则欲求生异方佛刹,作是求将不生彼间,用是故常得见佛,复得供养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或从欲、从色、从无色,去其彼间来生中国,若在善人家,若黠慧中生,若在生谈语之中,若在晓经书之家,不喜豫少事有生于边地,悉生大国中终不犯法,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不言‘我是阿惟越致’,亦不念‘我是阿惟越致’,亦不自疑‘我不在阿惟越致地’。譬若男子得须陀洹道,于其道地终不有疑,魔事虽起即悉觉知,既起者不随其计;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自于道地终不有疑亦不懈怠,魔事虽起即悉觉知,既起者不随其计。譬若男子作恶逆者,其心终不有忘,至于命尽其心终不可转;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者,终不可移其心忠正立,于阿惟越致菩萨心终不可动,天上、天下终不可转,魔事虽起即悉觉知,既起者不随其计,自于道地终不有疑,亦无声闻、辟支佛心,终不念言佛之难得,其地安隐端自坚住无有胜者。何以故?如是住者无有能过。弊魔大愁便化作佛,往到其所言:‘若当聚罗汉证,证如来授决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若不得比亦不得相,其如心比者,用是相行具足,能为菩萨摩诃萨,或尚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当何当因得?’”

佛言:“设是菩萨摩诃萨心不动转,知是菩萨摩诃萨从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所授决已。设复作是念者,知魔作佛像来,是男子即非佛是魔所为,其作是作以应阿惟越致地。如佛所说魔事无有异,其作是视,其作是念,知魔所为欲使我转。”

佛言:“设不动者,是菩萨摩诃萨从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所以授决,住阿惟越致地已。何以故?用是比观其相具足,知是审阿惟越致。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用法故不贪所有,亦不惜身寿命。是菩萨摩诃萨欲悉受法,为护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有法。其欲护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法,以为人数,是即为决,是为护法。用是故,无所惜亦不惜命身,未曾懈时,无有厌极,如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菩萨摩诃萨。

第四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全文

“复次,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之所说法,未曾有疑,亦不言非。”

须菩提白佛:“怛萨阿竭之所说法,亦不疑不言非,为于声闻说法,亦不有疑,亦不言非。”

“诸声闻之所说法,于其中亦不疑,亦不言非。何以故?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为逮无所从生法乐忍,用是比观其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

恒架调优婆夷品第九

须菩提白佛言:“大哉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从大功德自致阿惟越致,乃从恒边沙等为以应相。今天中天说深法,是菩萨摩诃萨之所施行。”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汝之所问是为甚深,是即为空、无相、无愿、无生死、无所生、无所有、无所欲,是为灭,泥洹者是为限。”

须菩提白佛:“泥洹者是限,非是诸法。”

佛语须菩提:“诸法甚深。何以故?色者甚深,须菩提,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甚深,阴亦甚深,如色甚深者。何谓,须菩提,痛痒、思想、生死、识之甚深?有甚深者,非色之甚深,是为色之甚深。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是识为甚深。”

须菩提白佛言:“大哉微妙!色之稍从泥洹。”

佛语须菩提:“痛痒、思想、生死、识,为稍从泥洹。甚深,甚深者,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思惟念是为住,如般若波罗蜜教,为学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随是思想,惟念如空教,应行一日,甚深不可言。”

须菩提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应行一日者,为却几劫之生死?”

佛语须菩提:“譬若淫泆,有所重爱端正女人与共期会,女人不得自在。云何,须菩提,其男子宁念不?”

须菩提言:“用女人故,思念甚多,无有忘时。”

佛言:“如是男子,所念一日其心不转;是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应行一日却生死若干劫已。其如般若波罗蜜教,如中所说学,思念随行一日者,是菩萨为却恶除罪已。若菩萨摩诃萨离般若波罗蜜者,正使布施如恒边沙劫,不如菩萨摩诃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应行一日者,其功德出彼上。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寿如恒边沙等劫,持所布施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而离般若波罗蜜;若有菩萨摩诃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其功德出彼菩萨寿如恒边沙劫布施、持戒者上;若有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起便说法,其功德复出彼菩萨上。

“复次,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为以法施,其功德复转倍。若菩萨摩诃萨作法施者,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菩萨摩诃萨法施者而不守中,其功德不如菩萨摩诃萨作法施而复守中;若有持般若波罗蜜者不离守中,是菩萨摩诃萨其功德甚多。”

须菩提白佛:“一切无生死,若有不动,天中天,此二事何功德为甚多?”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福生死,于功德生死,所行般若波罗蜜,乐于空,乐于无所有,乐于尽,乐于无所得,念是时,为不离般若波罗蜜。若不离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摩诃萨得不可计阿僧祇功德。”

须菩提白佛:“天中天之所说,何谓不可计阿僧祇功德?有何差特?”

佛语须菩提:“阿僧祇者,其数不可尽极。不可计者,不可量计之,了不可得边幅,尔故为不可计阿僧祇。”

须菩提言:“佛说不可计者,色亦不可计,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可计。”

佛语须菩提:“如所言,色亦不可计,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可计。”

须菩提白佛:“何谓为不可计?”

佛语须菩提:“如空故不可计,无相、无愿故言不可计。如是者,不可计即为是空,亦无异法。”

佛言:“云何,须菩提,我言诸法悉空不?”

须菩提言:“如是,天中天,所说法悉空不可尽。”

佛言:“如是,须菩提,诸法悉空不可计,无有法各各异者、有所差特分别可得不可得者,即怛萨阿竭得不可尽不可计。如空、无相、无愿、无生死、无所生、无所有、无所起、无所灭,如泥洹随所喜在所说,是为怛萨阿竭教。”

须菩提白佛:“大哉!天中天之所说法,是法实不可逮。如我念佛之所语,诸法亦不可逮。”

佛语须菩提:“如是诸法不可逮,悉法如空故不可逮。”

须菩提言:“如佛说本不可逮,愿解不可逮。”

佛言:“不。”

须菩提言:“六波罗蜜为不可逮,是为布施无增无减,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为不增不减,是即为六波罗蜜不增不减。何谓于六波罗蜜不增不减?是为菩萨摩诃萨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缘近佛座?是菩萨摩诃萨而不离般若波罗蜜,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语须菩提:“如本不可逮不增不减,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不念是为檀波罗蜜之所增减,是为般若波罗蜜但为有字,是为檀波罗蜜持所有而布施,心念持是功德施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施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其行般若波罗蜜,是为沤和拘舍罗。不念尸波罗蜜之增减但为有字,是为尸波罗蜜,是为持戒心念,以是功德施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施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禅波罗蜜亦尔。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不念般若波罗蜜之增减但为有字,为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智慧发心,持是功德施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施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是能为施。”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施?”

佛语须菩提:“本无者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不增不减,常随是念终不离行,今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座。如是,须菩提,其本无者,不可逮,亦不增不减,思惟念是为无所失,是为波罗蜜不增不减。是菩萨摩诃萨思惟念是,不(原文是“为”字,不合经义,查其他译本,应为“不”字)离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座。”

须菩提白佛:“菩萨摩诃萨持心初发心,当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座?若持后心,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座?初心、后心是二者无有对,后心、初心亦无有对,何等功德而出生者?”

佛语须菩提:“譬如灯炷之燃,其炷用初明得燃,若用后明得燃?”

须菩提言:“亦非初明得燃,亦不离初明得燃,亦非后明得燃,亦不离后明得燃。”

佛言:“云何,须菩提,为如是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天中天。”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不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白佛言:“因缘者甚深,天中天!菩萨摩诃萨不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云何,须菩提,前心为灭耶?后心复生耶?”

须菩提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心初生者为灭不?”

须菩提言:“其法为灭法,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其法当所灭者,宁可灭不?”

须菩提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宁可住如本无?”

须菩提言:“其欲住者当如本无。”

“云何,须菩提,设令住如本无,将无有异?”

须菩提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本无为甚深不?”

须菩提言:“甚深,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本无为有心不?”

答言:“无有,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能有异本无,有心者不?”

答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本无见意不?”

答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其作是行为深行不?”

答言:“其作是行,天中天,为无所行。何以故?作是不见行为不可见行。”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为行何等?”

须菩提言:“为行审谛,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其行谛者为行想不?”

答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为识想念不?”

答言:“不,天中天。”

“云何,须菩提,为不识想念为念?”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而不为是。”

“云何,须菩提,不作想而得应行具足一切佛法不为声闻?”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者,于无想为无所贪。”

舍利弗问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梦向三事三昧念脱门,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三昧是为有益,般若波罗蜜于昼日夜复有益,若夜梦中时亦复有益。何以故?佛之所说昼日若夜梦中俱等无有异。”

须菩提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昼日念般若波罗蜜,夜于梦中亦复倍益念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言:“云何,须菩提,若于梦中有所作,宁有所有不?”

答言:“不。”

“一切诸法说亦如梦中之所有。”

须菩提语舍利弗:“梦中所作善觉即大喜是者为益,若所作恶而不喜者是即为减。”

舍利弗言:“设于梦中有杀,其心大喜,觉已言‘我杀是,大快!’,是者云何?”

须菩提言:“不妄皆有因缘,心不空尔会有所缘。若见、若闻、若念觉即知之是为因缘故,令人心为所著,便有所得。何谓所得?从所因缘乃受其罪,不从无因缘受其罪,皆从因缘生故。”

舍利弗言:“一切所作因缘,皆为恍忽,皆为空耳。云何,天中天,从何因缘而得所生?”

答言:“为从想因缘得生。”

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于梦中布施,持是施与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有施与无?”

须菩提报舍利弗言:“大弥勒菩萨摩诃萨今近在是,旦暮当补佛处,所问者可问之,即能发遣。”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今我所问,须菩提言,大弥勒菩萨即能解之。”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如我字为弥勒,当所解者,当以色解?若当以痛痒、思想、生死、识解?色者即空,当以无所有解之,若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解亦不见法。当所解者,何所得解?亦不见法所解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所说者为已得证。”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所说法不言得证。”

舍利弗便作是念:“弥勒菩萨所入慧为甚深。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以来久远。”

佛言:“云何,舍利弗,若能见彼作罗汉者不?”

舍利弗言:“不,天中天。”

佛语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不念:‘我从是法授决,不从是法得决’。若于是法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自致阿惟三佛,是菩萨摩诃萨其作是作,为行般若波罗蜜,不恐不得阿惟三佛。随是教者,为行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为以无所畏。何以故?

“若至大剧难处、虎狼之中不畏不怖,心念言:‘设有啖我者,当为布施,是为具足行檀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愿我作佛,令其刹中无禽兽之道。’

“若菩萨摩诃萨至大剧贼之中亦不畏怖。何以故?设令于其中死,心念言:‘我身会当弃捐,设杀我者,我不瞋恚,是为具足忍辱行羼波罗蜜,当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愿我作佛时,令其刹中人无有贼盗。’

“若菩萨摩诃萨至大无水浆之处亦不畏怖,心念言:‘一切人念悉无德,使无水浆。愿我作佛时,令其刹中常有八味之水,使一切人悉得用之。’用世间人故常为精进。

“若菩萨摩诃萨至谷贵之处亦不畏怖,心念言:‘我当坚其精进,自致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时,令我刹中无有恶,皆使一切人在所愿,饮食悉令在前,如忉利天上所有。’是善男子用一切人故,精进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

“若菩萨摩诃萨在恶贼时亦不畏怖。何以故?不见法当所痛者,用是故无所畏:‘假使我身遭是病死,心不有异,必当精进。愿我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至佛时,令其刹中一切人皆无恶秽者、死亡者。’是菩萨摩诃萨之所言,如佛语而无异。

“复次,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自致阿惟三佛,自于其法亦不恐怖。何以故?从本际已来发心呼言,不久其本际者,为若干,为久远,为甚大,久心如一转顷是为本际。是菩萨摩诃萨今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故,曰闻是而不恐怖。”

尔时,优婆夷从座起,前为佛作礼,长跪白佛:“我闻是语不恐不怖,必后欲为一切人说法令不恐怖。”

应时佛笑,口中五色光出,笑竟讫,此优婆夷者,即以金华持散佛上,用佛威神,其华在佛上亦不堕地。

阿难从座起,整衣服,前为佛作礼,却长跪问佛:“怛萨阿竭所笑不妄,必有所说。”

佛语阿难:“是怛架调优婆夷者,却后当来世,其劫名为星宿,当于是劫中作佛,号字曰金华佛。”

佛语阿难:“是优婆夷者,后当弃女人形体,更受男子身,便生阿閦佛国。”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