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第六十九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迦旃延子 造时间:2019-06-04 17:50:53
第六十九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使犍度十门品第四之十六八智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法智。乃至道智。广说如经本。问曰。彼尊者何故于此论中。以八智而作论。答曰。彼尊者有如是欲如是可如是意欲。以八智而作论。随其欲意。亦不违法相。立八智而作论。余处亦立八智而作论。如定智揵度中说。或欲以二智而作论。

第六十九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使犍度十门品第四之十六

八智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法智。乃至道智。广说如经本。问曰。彼尊者何故于此论中。以八智而作论。答曰。彼尊者有如是欲如是可如是意欲。以八智而作论。随其欲意。亦不违法相。立八智而作论。余处亦立八智而作论。如定智揵度中说。或欲以二智而作论。即立二智。如智揵度中说他心智念前世智。根揵度中立法智比智。定揵度中立尽智无生智。或欲以四智而作论。即立四智。如根揵度中说。若苦智。是苦无漏智耶。乃至若道智。是道无漏智耶。或欲以十智而作论。即立十智。随其所知。譬如陶师以知泥团安置轮上。随其所欲。出种种物。不损所能。彼尊者亦如是。以闻思修慧。除所知过。随其所欲而作论。不违法相亦如是。复次不应求彼尊者何故立八智耶。所以者何。此是佛经。佛经说八智。法智乃至道智。彼尊者以佛经是此论根本因缘故。依八智而作论。彼尊者无力。于八智中。减一智说七智。增一智说九智。所以者何。佛经无有增减。无增者无增可减。无减者无减可增。如无增无减。无益无损。无量无边。无量者。是无量义。无边者。是无边文。犹如大海水无量无边。无量者深无量。无边者广无边。一切佛经。亦无量无边。无量者。义无量。无边者。文无边。如尊者舍利弗等。百千论师。欲解佛经二句义故。造百千那由他论。尽其觉性退还而不能知佛经二句义边际到于彼岸。问曰。若佛经是此论根本因缘者。佛经中多种说智。或说二智。如二法中。或说四智。如四法中。或说八智。如八法中。或说十智。如十法中。何故彼尊者于多种智中。此使揵度依八智而作论。答曰。八智是中说摄一切智。二智虽摄一切智。而是略说。十智虽摄一切智。而是广说。复次若智数数修数数现在前者。依此智而作论。复次此八智。亦是智性。亦是见性。尽智无生智。虽是智性。而非见性。复次若智是有欲无欲人身中可得者。依此智而作论。尽智无生智。是无欲人身中可得。复次若智是学无学人身中可得者。依此智而作论。尽智无生智。是无学人身中可得。如学无学。所作已所作。未弃重担已弃重担。未逮己利已逮己利。有求无求。当知亦尔。彼尊者或依刹那顷一智而作论。如杂揵度说。颇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曰。不知。若依十智而作论者。此论不成。若依九八七六五四三二智而作论者。此论不成。乃至一智二刹那顷而作论者。此论亦不成。所以者何。初智刹那顷。不知自体相应共有法。第二刹那顷。知前智相应共有法。彼中依刹那顷一智而作论故。答曰。不知。或说一智摄一切智。谓法智非如法智。以体是法故。或说二智摄一切智。如有漏智无漏智缚智解智系智不系智。或说三智摄一切智。如法智比智等智。或说四智摄一切智。前三智更增他心智。或说五智摄一切智。如等智苦集灭道智。或说六智摄一切智。前五智更增他心智。或说七智摄一切智。除他心智。或说八智摄一切智。增他心智。问曰。若八智摄一切智者。复有八智。谓法住智。涅槃智。生死智。漏尽智。念前世智。愿智。尽智。无生智。云何摄耶。答曰。虽更有八智。亦是八智所摄。所以者何。此八智尽在前八智中故。问曰。此八智云何在前八智中。答曰。住名诸法因三界上中下果在因中住。若知此智。名为因智。因智是四智性。等智法智比智集智涅槃智。是灭智。亦是四智性。等智法智比智灭智生死智者。旧阿毗昙者。罽宾沙门。作如是说。是一智。谓等智。尊者婆摩勒。已作如是说。生死智是四智性。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评曰。应作是说。是一等智漏尽智。或有说者。是漏尽。人身中可得故。名漏尽智。若作是说。是十智性。或有说者。漏尽智是缘漏尽处智。若作是说。漏尽智是四智性。谓法智比智等智灭智念前世智。旧阿毗昙者罽宾沙门。作如是说。是一等智。尊者瞿沙。作如是说。是六智。除灭智他心智非他心智。所以者何。他心智缘现在法非灭智。所以者何。灭智缘无为法。评曰。应作是说。是一等智愿智。是一等智。或有说是八智性者。除尽智无生智。所以者何。愿智是见性。彼二智非见性。评曰。应作是说。愿智是一等智。尽智无生智是六智。谓法智比智苦集灭道智。以如是等事故。八智摄一切智。尊者僧伽婆修说曰。应说一智。谓决定智。所以者何。决定义是智义。彼决定有有漏有无漏有缚有解有系有不系。有漏者是等智。是缚是系。无漏智。是解是无系。或是欲界对治。或是色无色界对治。或是欲界对治者。是法智。若色无色界对治者。是比智此三智。若知他心心数法。是知他心智无漏决定智。或行苦四行。乃至行道四行。若行苦四行者。是苦智。乃至若行道四行者。是道智。问曰。若然者唯有三智。法智比智等智。答曰。如是唯有三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问曰。若然者。云何立八智。答曰。以五事故。一以对治。二以方便。三以自体。四以行。五以缘行。对治者。是法智比智。方便者。是他心智。自体者。是等智。行者是苦智集智。所以者何。此智行不同缘。同缘行者。是灭智道智。所以者何。此智缘不同行不同故。以此五事故。立八智。尊者婆摩勒说曰。对治四种愚故立八智。四种愚者。界愚心愚法愚谛愚。对治界愚故说法智比智。对治心愚故说他心智。对治法愚故说等智。对治谛愚故说苦集灭道智。此是智体性。乃至广说。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智。智是何义。答曰。决定义是智义。问曰。若决定义是智义者。疑相应智则非智。所以者何。不决定故。答曰。疑相应慧亦是智。但疑于聚中有势用故。言是疑聚。如多爱人名为爱行。非无恚痴以爱有势用故名为爱行。彼亦如是。恚行痴行。说亦如是。譬喻者。作如是说。若心有智。则无不智。若心决定。则无犹豫。若心有粗。则无有细。亦为阿毗昙者说过。汝说法相。犹如若干草木杂生一处而无别相。一心中有智无智。非智非不智。犹豫决定。非犹豫非决定。粗细非粗非细。阿毗昙者。复作是说。我法生时。聚生一心中。有智无智。非智非无智。决定犹豫。非决定非犹豫。粗细非粗非细。智者是智。非智者是无明。非智非无智者。是余心心数法。犹豫者是疑。决定者是慧。非决定非犹豫者。是余心心数法。粗是觉细是观。非粗非细是余法。复有说者。以二事故名智。一以决定。二以适可。知苦乃至知道名决定。自适适他意故名适可。

已总说诸智。所以今当一一分别说。所以者何。何故名法智。答曰。体是法故名法智。问曰。余智体亦是法。何故不名法智耶。答曰。余智虽体是法。而法智是法。如十八界虽体是法。十二入体亦是法。七觉支体亦是法。四念处体亦是法。四不坏净体亦是法。四无碍体亦是法。三归三宝体亦是法。而法界法入择法觉支念法法念处法不坏净法无碍法归法宝法。而名为法。如是十智体。虽是法而法智名法。复次法智有一名。余智有二名。法智是共名。余智是共不共名。以不共名说。复次以初知法故名法智。后知法故名比智。复次彼智相应。初得信法名法智。后得信法名比智。复次于法中现见故名法智。次现后生故名比智。复次欲界多诸非法烦恼。如忿恨谄诳放逸害等非法。谁是彼近对治。谓法智是也。色无色界。无如是非法烦恼故名比智。复次若智是六地所摄。缘于一地是法智。若智九地所摄缘于八地是比智。复次若智六地所摄缘六地者是法智。若智九地所摄缘九地者是比智。复次若智对治十八界十二入五阴者是法智。若智对治十四界十二入五阴者是比智。复次若智对治善不善无记五阴者是法智。若智对治善无记五阴者是比智。若智对治福非福不动行者是法智。若智对治福不动行者是比智。复次若智对治抟食爱淫欲爱是法智。若智对治定爱是比智。何故名知他心智。答曰。知他心故名知他心智。问曰。亦知他心数法。何故但名知他心智耶。答曰。以期心故。行者期心。作如是念。使我知他心。若知他心。亦知数法。犹如有人作如是念。使我见王。若见王时。亦见王侍者。彼亦如是。复次此法以种种事故得名。或以自体。或以对治。或以方便。或以相应。或以所依。或以行。或以缘。或以行缘。以自体者。如阴如谛如等智。以对治者。如法智比智。若对治欲界名法智。若对治色无色界名比智。以方便者。如空处识处五现三昧他心智。以相应者。如婆伽罗经说。云何乐受法。答曰。若法与乐受相应。云何苦受法。答曰。若法与苦受相应。云何不苦不乐受法。答曰。若法与不苦不乐受相应。以所依者。眼识乃至意识。若依眼生名眼识。乃至依意生名意识以行者是苦智集智。所以者何。此智行不同缘同。或以缘者。念处无相三昧。以行缘者。是灭道智。所以者何。彼行不同。缘亦不同。复次以名义胜故。此聚中。谁为最胜。心为最胜。譬如王来眷属亦来。但言王来。彼亦如是余广说。如杂揵度说心处。何故名等智。答曰。世人等行此智故名等智。如男女来去世人现所行法等。问曰。亦缘第一义法。何故名世智。答曰。从多分故多缘世法。少缘第一义法。复次此智无第一义相。以多人所称故名世智。犹如多人所立之王。虽非王种。以多人所立故。亦名为王。彼亦如是。复次此智是假名。所以者何。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处。尽有此智故。复次此智是愚所依处愚立足处。复次此智是所差故。犹如人差上座差维那声。论者说曰。此智为无智所覆故名等智。犹器中物名为覆物。何故名苦智乃至道智。答曰。以对治决定故。所缘决定故。乃至道智亦如是。复次处所决定故。对治决定故。名苦智乃至道智。复次行苦四行故名苦智。乃至行道四行故名道智。问曰。若有漏慧。行苦四行。乃至行道四行。是苦智耶。答曰。若行苦四行。行道四行。于谛有决定者。名苦智道智。善有漏慧。虽行苦四行乃至行道四行。于谛不决定故。不名苦智乃至道智。复次若行苦四行。乃至行道四行。烦恼更生。复次若行苦集灭道四行。见不复名不见。知不复名不知。已得决定处。不为无知犹豫邪见所覆。善有漏慧。虽行苦等四行。见还不见。知还不知。还为无明犹豫邪见所覆。复次若行苦等四行。能减损破坏。于有是苦智乃至道智。善有漏慧。虽行苦四行乃至行道四行。增益长养。于有余。答如杂揵度说。复次若行苦等四行。不行集灭道等四行是苦智。若行集等四行。不行苦灭道等四行是集智。若行灭等四行。不行苦集道等四行是灭智。若行道四行。不行苦集灭等四行是道智。善有漏慧。若行苦等四行。亦行集灭道等四行。或行苦行亦行集行。或行苦行亦行灭行。或行苦行亦行道行。或行集行亦行灭行。或行集行亦行道行。或行灭行。亦行道行。或行苦行亦行集行灭行。或行苦行亦行集行道行。或行苦行亦行灭行道行。或行集行亦行灭行道行。或行苦行亦行集行灭行道行。行如是行时。当言是苦智。乃至当言是道智。复次若行苦集灭道四行。不同苦集一系。善有漏慧。虽行苦集灭道四行。同苦集一系。问曰。灭道不同一系。何故不立灭道智耶。答曰。以始不中立故。终亦不中立。界者他心智。有漏者是色界系。无漏者是不系。等智是三界系。余是不系。地者。法智在六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比智在九地。上说六地。三无色地。除非想非非想地。他心智在根本四禅地。等智在十一地。欲界未至中间根本四禅四无色地。余若是法智。分在六地。若是比智分在九地。所依身者。法智依欲界身。他心智依欲色界身。比智等智依三界身。余若是法智分依欲界身。若是比智分依三界身。行者。法智比智。行十六行。他心智。若无漏者行道四行。有漏者。不行行等智行十六行。亦有不行行者。苦智行苦等四行。集智行集等四行。灭智行灭等四行。道智行道等四行缘者。法智比智缘四谛。他心智缘心心数法。等智缘一切法。苦智缘苦谛。集智缘集谛。灭智缘灭谛。道智缘道谛。念处者。他心智是三念处。除身念处。灭智是法念处。余智是四念处。智者即智。三昧者。法智比智。与三三昧俱。他心智。若无漏者。与道无愿三昧俱。有漏者。不与三昧俱。等智不与三昧俱。苦智与二三昧俱。集智与集无愿三昧俱。灭智与无相三昧俱。道智与道无愿三昧俱。根者。等智与五根相应。余智总而言之。与三根相应。过去未来现在者。是三世。缘三世及非世者。法智比智等智。缘三世亦缘非世法。他心智。过去者缘过去。现在者缘现在。未来必不生者缘三世。必生者缘未来。灭智缘非世法。余智缘三世。善不善无记者。等智是三种。余智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比智缘善无记。灭智道智缘善。余智缘三种。是三界系及不系者。他心智。有漏者是色界系。无漏者是不系。等智是三界系。余智是不系。缘三界系不系者。法智缘欲界系及不系。比智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他心智缘欲色界系及不系。等智缘三界系及不系。苦智集智缘三界系。灭智道智缘不系。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他心智是三种。等智是非学非无学。余智是学无学。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法智比智等智他心智缘三种。苦集灭智缘非学非无学。道智缘学无学。是见道断修道断不断者。他心智。有漏者修道断。无漏者是不断。等智是见道修道断。余智是不断。缘见道断修道断不断者。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缘三种。苦智集智缘。见道断修道断。灭智道智缘不断。缘名缘义者。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集智缘名缘义。余智缘义。缘自身他身非身者。法智比智等智缘自身他身及非身。他心智缘他身。苦智集智道智缘自身他身。灭智缘非身。若苦智行苦行耶。若行苦行是苦智耶。答曰。或是苦智非行苦行。乃至广作四句。是苦智非行苦行者。苦智行无常行空行无我行行。苦行非苦智者。行苦行苦智相应法。是苦智亦行苦行者。苦智行苦行。非苦智非行苦行者。若即取此种性者。行无常行空行无我行苦智相应法。若不即取此种性者。除上尔所事。已行苦行。当行苦行。说亦如是。如苦行有三四句。无常行空行无我行。亦有三四句。如苦智有十二四句。集智灭智道智。各十二四句。合四十八四句。

有四事故名法智。一以初知法。二以现见法。三是实智。四是舍智。有四事名比智。一以因比相知果。二以果比相知因。三以身口行比相知心。四以所说比相知。佛有四事。名他心智。谓因次第缘威势。如此智有四事。智所缘亦有四事。谓因次第缘威势。有四事名等智。一以名等。二以缚等。三以假等。四以着等。有四事名苦。一以热恼。二以生。三以身受。四以死。若智行此四事。是名苦智。有四事名集。一以业。二以烦恼。三以爱。四以无明。若智行此四事名集智。有四事名灭。初沙门果断三结。第二果断三结薄爱恚痴。第三果断五下分结。第四果断一切结。若智行此四行。是灭智。有四事名道。一从第八乃至一切学诸有所作。二降伏怨敌。三观本所作。四近漏尽。若智行此四行。是名道智。有四事名尽智。一不摄见。二不行空。三除他心智。四方便迟缓。有四事名无生智。一知因。二知果。三知自身。四以人。

十智应言一智。谓法智。非如法智以体是法故。十智应言一智。谓决定智。所以者何。决定义是智。十智应言一智。谓智所知。亦是一智。谓于所知审实生着。九智应言一智。谓道智。以道谛摄故。十智应言一智。谓愿智。以满所愿故。十智应言一智。谓尽智。尽诸烦恼。身中可得故。十智应言一智。谓无生智。更不回还故。

三三昧。空无愿无相。应说一三昧。如心数法中定。如定根定力定觉枝正定。应说二三昧。谓有漏无漏缚解。应说四三昧。谓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不系。应说五三昧。谓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学无学。若以在身。若以刹那。则有无量三昧。云何世尊。于一三昧于无量三昧。立三三昧。答曰。以三事故。一以对治。二以期心。三以所缘。对治者是空三昧。空三昧是身见近对治。身见行我行我所行。空三昧行空无我行。为以何行对治何行。答曰。以无我行。对治我行。以空行。对治我所行。复次无我行。对治五我见行。空行对治十五我所见行。复次无我行。对治己见。空行对治己所见。复次无我行。对治我见爱。空行对治我所见爱。复次阴非我是无我行。阴中无我是空行。复次眼非我。是无我行。眼中无我。是空行。乃至意亦如是。复次性空是无我行。无所行空是空行。期心者。是无愿期心不愿于有。故名无愿。问曰。亦期心不愿于道耶。答曰。不应作是问。亦不期心。不愿于道。然不愿于道。自有所以。圣道虽非有。而依于有。行者期心。不愿于阴。而圣道依阴。不愿于世。而圣道依世。不愿于苦。而圣道与苦相续。问曰。若然者。圣人何故修道。答曰。欲到涅槃故。行者作如是念。除于圣道。更有方便到涅槃。不知更无有是故。欲到涅槃故修道。所缘者是无相缘。无十相法故是无相十相者。谓色声香味触男女相。及三有为相。复次阴是相。彼缘阴灭故是无相。世是相。前后是相。下中上是相。彼不缘世不缘前后。不缘下中上。故是无相。复有说者。三三昧亦行行。空三昧行二行。谓空无我行。无愿三昧行十行。谓集道八行无常苦行。无相三昧行四行。谓灭四行。复有说者。三三昧是对治。空三昧是身见近对治。无愿三昧是戒取近对治。无相三昧是疑近对治。施设经说。空三昧是空非无愿。无相无愿三昧是无愿非空。无相无相三昧是无相非空无愿。所以者何。空三昧所行非无愿无相。无愿无相亦如是。复次说空三昧是无愿。无愿是空三昧。无相即无相非空非无愿。问曰。何故二三昧同一体。一三昧异体耶。答曰。以此二三昧一时得对治一种法。一时得者。若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见苦四心顷。未来无愿三昧修。若依无愿三昧。得正决定。见苦四心顷。未来空三昧。修对治一种法者。此二三昧俱对治见苦所断法。复次说空三昧是空无愿无相。云何是空。此中无有常不变易空无我无我所。云何是无愿。此三昧。不愿于爱。不愿于恚。不愿于痴。不愿未来有。云何是无相。答曰。此三昧无色声香味触故。是无相无愿。是无愿亦是空。亦是无相。云何是无愿。此三昧。不愿爱恚痴。不愿未来有。云何是空。此三昧空无有常。乃至无我无我所。云何是无相。此三昧。无有色相乃至触相。无相三昧。是无相是空是无愿。云何是无相。此三昧。无色相乃至无触相。云何是空。此三昧。无有常乃至无我无我所。云何是无愿。此三昧。不愿于爱。乃至广说。此是三昧体性。乃至广说。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三昧。三昧是何义。答曰。以三事故名三昧。一以正。二以摄。三以相续。正者无始以来。烦恼恶行。邪见颠倒。令心心数法娆触。所以令其正直者。皆是三昧力。摄者无始以来。心心数法散乱。于色声香味触法中。所以摄令不散。住一缘中。皆是三昧力。相续者心心数法。生无色定。次第善心。次第生染污无记心。染污心次第生善心无记心。无记心次第生善心染污心。所以能舍二种心。但令善心相续者。皆是三昧力。

复有三事故名三昧。一住一缘。二系在一缘。三正思惟。复有三事故名三昧。一自正心。二生种善根。三令心正。直相续。复有三事故名三昧。一于缘中不从。二持种种善法。三能令种种善心住一缘中尊者和须蜜说曰。何故名三昧。答曰。能令种种善心住一缘中。余说如上。尊者佛陀提婆说曰。三昧有多名。有善法三昧。有不善法三昧。有无记法三昧。有九次第三昧。此中说心正三昧名三昧。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4日...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5日...

1997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8日...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8日...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