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第八十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迦旃延子 造时间:2019-06-04 17:51:01
第八十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智揵度修智品第三之二复次多用功多有所作者。欲令未来世。能起已曾得法现在前。不多用功不多有所作故。不能令未来世者修。复次若起已曾得法现在前未来修者。世尊般涅槃时。入一切诸禅三昧。亦应未来世修。若修者。则世尊得尽智时。则不具得一切诸善功德。欲令无如是过故。起已曾得功德。无未来世修

第八十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智揵度修智品第三之二

复次多用功多有所作者。欲令未来世。能起已曾得法现在前。不多用功不多有所作故。不能令未来世者修。复次若起已曾得法现在前未来修者。世尊般涅槃时。入一切诸禅三昧。亦应未来世修。若修者。则世尊得尽智时。则不具得一切诸善功德。欲令无如是过故。起已曾得功德。无未来世修。余智修随相广说如经本。有见道边等智。有得尽智时善根。此中应广说如杂揵度。

法智当言缘法智邪。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止说境界缘无有体性者意亦明境界缘实有体性故。而作此论。或有说者。此中作如是问。法智缘几智邪。若如其所说。法智不缘比智。尽缘余智。比智不缘法智。尽缘余智。他心智等智。尽缘诸智。苦智集智。缘等智他心智。不缘余智。灭智不缘诸智。道智不缘等智。尽缘余智。复有说者。此中作如是问。法智为几智所缘。若作是说。法智为几智所缘者。若如其所说。苦智集智比智灭智。不缘法智。余智则缘苦智集智法智。灭智不缘比智。余智则缘灭智。不缘他心智。余智则缘灭智。道智不缘等智。余智则缘苦集灭智。各不为苦集灭智所缘。余智则缘苦集灭智。不缘道智。余智则缘。问曰。何故法智比智。各不相缘邪。答曰。法智境界于下。比智境界于上。譬如二人同住一处。一人视地。一人视空。其二人面各不相视。彼亦如是。法智于法智有几缘。乃至于道智有几缘邪。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止说四缘无体性者意亦欲明四缘实有体性故。而作此论。法智于法智。有几缘邪。答曰。法智于法智。因次第缘威势。问曰。何故此中说缘异。使揵度不善品中说缘异。如此中说。法智于法智。因次第缘威势。如不善品中说。身见于身见。或四三二一邪。答曰。如此中所说。法智于法智。因次第缘威势。彼中亦应如是说。如彼所说。身见于身见。或四三二一。此中亦应如是说。复次欲现二门二略。广说如使揵度。法智于法智因次第缘威势。因者如种子故。次第者前开导故。境界缘者。如执杖故。威势缘者。不相障碍故。法智于法智。有一因。谓相似因。次第缘者。法智次第起法智现在前。境界缘者。法智缘法智。威势缘者。不相障碍。法智于比智。因次第威势无缘。因者。谓相似因。次第缘者。法智次第起比智现在前。威势缘者。不相障碍故。无缘者。法智比智。各不相缘。法智于他心智。因次第缘威势。如先所说。法智于等智。次第缘威势无因。所以者何。因者如种子。无漏法不为有漏法作种子。法智于苦集灭智。因次第威势无缘。所以者何。苦集智缘有漏法。此智是无漏。灭智缘无为。此智是有为。余广说如上。法智于道智。因次第缘威势。广说如上。比智如法智。随相而说。他心智于他心智。因次第缘威势。如上所说。此中异者。若有因无缘。若有缘无因。有因无缘者。自身于自身。有缘无因者。他身于自身。他心智于等智。因次第缘威势。因者二因。谓相似因报因。余广说如上。他心智于苦集智。因次第缘威势。因者谓相似因。若有因无缘。若有缘无因。有因无缘者。因是无漏。苦集智缘有漏。有缘无因者。苦集智缘有漏。因是无漏故。他心智于灭智。因次第威势无缘。广说如上。他心智于道智法智比智。因次第缘威势。广说如上。等智于等智。因次第缘威势。因者有三因。谓相似因。一切遍因报因。余广说如上。等智于苦集智。次第缘威势无因。所以者何。因如种子。有漏法不为无漏法作种子。等智于灭智道智。次第威势无因无缘。次第者。次第智。次第起灭道智现在前。威势者不相障碍。无因者有漏法不为无漏法作因。无缘者灭道智缘无漏。等智是有漏。等智于法智比智。次第缘威势无因。广说如上。等智于他心智。因次第缘威势。因者谓相似因。余广说如上。苦集灭智。于苦集灭智。因次第威势无缘。因者相似因。次第缘者苦集灭智。次第起苦集灭智。威势缘者。不相障碍无缘。所以者何。苦集智缘有漏。此诸智是无漏灭智缘无为。此诸智是有为。苦集灭智于道智法智比智他心智。因次第缘威势。广说如上。苦集灭智于等智。次第缘威势无因。广说如上。道智于道智法智比智他心智。因次第缘威势。广说如上。道智于等智。次第缘威势无因。广说如上。道智于苦集灭智。因次第威势无缘。所以者何。道智是学无学。此诸智缘非学非无学。诸结欲界系。彼结法智断邪。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令疑者得决定故。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比智不能断欲界结。或谓如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比智亦能断欲界结。或谓如比智不能断欲界结。法智亦不能断色无色界结。欲令此义决定。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比智不能断欲界结故。而作此论。

问曰。何故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比智不能断欲界结邪。答曰。法智先断欲界结故。能断色无色界结。比智先不断色无色界结故。不能断欲界结。复有说者。以比智未断色无色界结故。法智能断。以法智已断欲界结故。比智不断。复次若比智能断欲界结者。为已断色无色界结邪。为未断邪。若已断者。无有先断色无色界结后断欲界结者。若未断者。比智则应有如是责。自界结欲未断。乃断他界结。譬如国王不能降伏自国。乃欲降伏他国王。则有如是责。云何不能降伏自国。乃欲降伏他国。彼亦如是。复次道比智时。比智设离欲界欲。最后解脱道。比智乃出。以没不出故。不能断欲界结。复次法智断欲界结已。最后解脱道。其性猛利。以猛利故。能上断色无色界结。比智断非想非非想处结。最后解脱道。其性猛利。以猛利故。欲断欲界结。而欲界结已断。复次邪见能缘三界苦集者。先已断结。次求其对治及灭。而能使色无色界结便断。色无色界邪见。不能缘欲界。不求对治及灭故。不能断欲界结。复以若是他界一切遍能缘三界苦集者。先已断后求其对治及灭。而能使色无色界结便断。犹如负责之人。先杀怨贼。后亦坏其游戏欢娱之处。彼亦如是。复次法智猛利。不多用功。能断不善无记烦恼。何况无记烦恼邪。譬如利刀。能断于铁。何况草木。彼亦如是。比智非猛利智。多用功力。乃能断无记烦恼。何能断不善烦恼。譬如钝刀。多用功力。能断草木。何能断铁邪。彼亦如是。复次法智如千人敌。云何如千人敌。以能对治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故。比智非如千人敌。云何非如千人敌。以对治十四界十入五阴四阴故。复次行者为欲界五阴之所逼切。如负重担。求其对治。及灭时能断色无色界结。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者。是灭道法智。非苦集法智。问曰。何故非苦集法智。答曰。行者为欲界五阴之所逼切。欲负重担求其对治。及灭时能断色无色界结。复次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离欲地。色无色界。是定地修地离欲地。不可以缘不定界智断定界结。复次欲界是粗界。色界是细界。不可以缘粗界智断细界结。复次欲界是下界。色界是中界。无色界是上界。不可以缘下界智断中上界结。复次若苦集法智。能断色无色界结者。便为于异处修厌异处得解脱。譬如断手系手得解脱断脚系脚得解脱。不可断手系脚得解脱断脚系手得解脱。彼亦如是。若以灭道法智。断色无色界结。必是生欲界者。非生色无色界者。问曰。何故但是生欲界者。非是生色无色界者。答曰。入法智出比智方便心。是欲界系法。以弃彼法生色无色界故。复次与法智回转成是欲界四大造。弃彼四大。生色无色界故。复次法智于欲界。所作已竟。更不作方便。于色无色界。更不起现在前。犹如阿罗汉。更不起三界断对治现在前。彼亦如是。

问曰。若然者何故阿罗汉起苦集智现在前耶。答曰。欲观此五阴。犹如重担过患法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说。生无色界。不能起禅及禅中功德现在前。生色界中。则能此说。是何义耶。答曰。此说灭道法智生色界者。能起此智。断色无色界结。若烦恼已断。更不起此智。评曰。不应作是说。生色界起法智现在前。所以者何。此智非彼界对治故。复次此是不定坏相。或有起少分。谓灭道法智。或有不起少分者。谓苦集法智。或有起者。或不起者。未离欲者起。已离欲者不起。或时起或时不起。离欲道时起。余善根时不起。以是事故。如前说者好。诸结欲界系。彼结法智断耶。答曰。或结是欲界系。彼结非法智断。乃至广作四句。云何结是欲界系。彼结非法智断。答曰。诸结忍断。亦余智断。亦不断。忍者是四法忍。余智者是等智。不断者若已断。若不作方便断。云何结是法智断。彼结非是欲界系。答曰。诸结是色无色界系。法智断法智者是灭道法智。离色无色界结者。云何结是欲界系。彼结法智断。答曰。诸结欲界系。法智断法智者是四法智。离欲界结者。云何结非是欲界系。彼结非是法智断。答曰。诸结色无色界系。彼忍断若余智断亦不断忍者。是四比忍余智断者。若等智断。若比智断。不断者。若已断。若不作方便断。诸结色无色界系。彼结比智断耶。答曰。诸结比智断。彼结色无色界系。颇有结色无色界系彼结非比智断耶。答曰。诸结忍断亦余智断。亦不断忍者。是四比忍。余智者是法智等智不断者若已断若不作方便断。诸结见苦断。彼结苦智断耶。答曰。或结是见苦断。彼结非苦智断诸结忍断。所以者何彼忍是此结对治故。或结是苦智断。彼非见苦断。诸结是修道断。彼结苦智断。所以者何。苦智是修道所断结对治故。如见苦所断结。乃至见道所断结。说亦如是。问曰。为无碍道断烦恼。为解脱断耶。若无碍道断烦恼者。使揵度所说云何通。如说结有九种。苦法智所断种。乃至修道所断种。若解脱道断烦恼者。此文所说云何通。如说或结是见苦断。彼非智断。或结是苦智断。彼结非见苦断。答曰。应作是说无碍道断烦恼非解脱道断。广说如使揵度。

诸结法智断法智灭作证耶。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无碍道断结得解脱道证解脱得。此是外国法师所说。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无碍道断结得证解脱得。若当无碍道断结得解脱道证解脱得者。则违此文。如说诸结法智断比智灭作证耶。亦应作如是答。若以灭道法智断非想非非想处结。比智灭作证而不作是答者。当知无碍道断结得。亦得证解脱得。

诸结法智断。彼结法智灭作证邪。答曰。诸结法智断。彼结法智灭作证。随断尔所结。即证尔所灭。颇结法智灭作证。彼结非法智断耶。答曰。有诸结忍断亦余智断。须陀洹以世俗道。趣斯陀含果。断一种结乃至五种。若第六无碍道是法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结忍所断者。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断五种结。斯陀含趣阿那含果。以世俗道。断二种结。若第九无碍道是法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结忍所断者。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断八种结。离初禅欲。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若以比智等智。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以比智断八种结。第九无碍道。是法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忍所断结。及欲界修道等智所断结。七地中比智等智所断结。非想非非想处比智所断八种结。如是等结。是法智灭作证。诸结比智断。彼结比智灭作证耶。答曰。诸结比智断。比智灭作证。随断尔所结。有尔所灭作证。颇结比智灭作证。彼结非比智断耶。答曰。有诸结忍断亦余智断。比智灭作证。若以法智。若以等智。离欲界欲。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若以法智。断非想非非想处一种结乃至八种。若第九无碍是比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忍所断结。及八地法智等智所断结。法智所断非想非非想处八种结。诸结苦智断。彼结苦智灭作证耶。答曰。诸结苦智断。彼结苦智灭作证。随断尔所结。有尔所灭作证。颇结苦智灭作证。彼结非苦智断耶。答曰。有诸结忍灭。亦余智灭。苦智灭作证。须陀洹趣斯陀含果。以集灭道智等智。断一种结乃至五种。若第六无碍道是苦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忍所断结。及欲界修道集灭道智等智所断五种结。斯陀含趣阿那含果时。以集灭道智等智。断二种结。若第九无碍是苦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忍所断结。欲界修道集灭道智等智所断结。以集灭道智等智。离初禅欲。乃至离无所有处欲。以集灭道智。断非想非非想处一种结乃至八种。若第九无碍道是苦智者。是时证三界见道忍所断结。八地修道集灭道智等智所断结。非想非非想处修道集灭道智所断八种结。如苦智。乃至道智。说亦如是。

问曰。前门所说。此门所说。有何差别。答曰。若作是说。无碍道断结得。解脱道得作证者。前门是无碍道所作。此门是解脱道所作。若作是说。无碍道断结得亦证解脱得。解脱道唯证解脱得者。前门是无碍道断结得证解脱得此门说解脱道证解脱得。如断结得。证解脱得离过患习功德去无利得有利舍卑贱。得胜妙离染爱得寂静乐亦如是。复次断是前门得无为是此门。复次断结及作证是前门。先断结后作证是此门。前门此门。是谓差别。眼根几智知。乃至无色界修道所断无明使几智知。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无境界唯有智。或说无智唯有境界。为止如是说者意故。而作此论。

诸法若问摄应思界而答。若问识应思入而答。若问使应思种而答。若问智应思谛而答。如是诸法易可显现。此中问智。应思谛而答。法有五种。谓苦集灭道谛所摄。非谛所摄。欲界苦集谛摄。相应不相应法。色无色界苦集谛亦尔。灭谛唯摄不相应法。道谛摄相应不相应法。非谛所摄法。摄不相应法。欲界苦集谛所摄相应法。七智知。除比智灭智道智。不相应法六智知。除比智灭智道智他心智。色界苦集谛所摄相应法。七智知。除法智灭智道智。不相应法六智知。除法智灭智道智他心智。无色界苦集谛所摄相应不相应法。六智知。除法智灭智道智他心智。灭谛所摄法。六智知。除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道谛所摄相应法。七智知。除苦智集智灭智。不相应法。六智知。除苦智集智灭智他心智。非谛所摄法。一智知。谓等智。问曰。何故名智。答曰。智所知故名智。何故名所知。答曰。为智所知故名所知。如称所称量所量亦如是。量是智所量。是所知。此是略毗婆沙。余门广说如经本。如说修行广布无常想。断欲爱色无色爱掉慢无明。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修行广布无常想。乃至广说。佛经虽作是说。而不广分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今欲广分别故。而作此论。问曰。若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者。世尊何故说此经耶。答曰。欲令懈慢不勤精进受化者勤精进故。复次为贪后有弟子。令不更求后有故。世尊说。弥勒佛出世时。有诸比丘。作是愿。使我见。弥勒佛出乃般涅槃。佛作是说。汝等今者有资产所须适意故。作如是念。后若为诸有苦之所逼切者。于诸有中不生愿乐。修行广布无常想。能断欲爱者。此想当言与法智苦智相应。当言有觉有观。所以者何。在有觉有观地故。当言与舍根相应。彼地有舍根故。当言与无愿相应。谓苦无愿。当言缘欲界系缘欲界五阴故。断一切色爱者。彼想当言与比智苦智相应。或有觉有观。在未至初禅者。或无觉有观。在中间禅者。或无觉无观。在三禅者。或乐根相应。在第三禅者。或喜根相应。在初禅第二禅者。或舍根相应。在未至中间第四禅者。无愿相应。谓苦无愿。当言缘色界系。缘色界五阴故。断一切无色爱者。此想当言与比智苦智相应。当言或有觉有观。在未至初禅者。或无觉有观。在禅中间者。或无觉无观。在三禅三无色定者。或乐根相应。在第三禅者。或喜根相应。在初禅二禅者。或舍根相应。在未至中间第四禅三无色定者。与无愿相应。谓苦无愿。当言缘无色界系。缘无色界四阴故。断一切掉慢无明者。此想当言或法智相应苦智相应比智相应。余广说如上。

问曰。八圣道尽能断结。何故独称无漏想。答曰。世尊此中圣道以想名说。世尊或说道名想。广说如四无量处。

问曰。无常想是七使对治。此中何故作三说耶。答曰。若使在三界是五种断。见疑虽在三界非五种断。恚使虽五种断。不在三界。复次此使在三界。亦是见道修道断。见疑虽在三界。非修道断。恚虽是见道修道断。不在三界。复次此使在三界。是凡夫圣人所行。见疑虽在三界。非圣人所行。恚使虽是凡夫圣人所行。非在三界。

问曰。何故三说爱使。一说余使。答曰。余使应说如爱使。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欲以种种说庄严于文。若以种种说庄严于文义则易解。复次欲现二门故。乃至广说。复次此爱是重恶多众过患欲重观其过患故。广说如上四谛处。

问曰。无常想是见苦所断使对治。何故说断一切欲爱使耶。乃至广说。答曰。一切有二种。有少分一切。有一切一切。此中说少分一切。复次此中说圣人以无常想。断三界修道所断一切烦恼。

余经复说。修行广布无常想。能断我慢。问曰。无常想是七慢对治。何故但说断我慢耶。答曰。无常想是我慢近对治。如说。无常想能生无我想。若比丘有无常想。无我想者。能断我慢。速于此法。得尽诸漏。

如说比丘于七处。善观三种义。速于此法。得尽有漏。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比丘于七处善。乃至广说。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今欲广分别故。而作此论。问曰。若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者。世尊何故说是经耶。答曰。学人于上沙门果。不作方便。设作方便。而不解知。佛作是说。如汝等入见道方便。不放舍者。不久亦当得尽诸漏。复次已得道者。患于修道所断烦恼。欲说修道对治。令失道者。还得道故。如人猛健患于怨家。他人语言。汝今猛健。何不降伏怨家。彼亦如是。如实知色是苦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法智知欲界色。比智知色界色。等智知一切色。苦智知有漏色无常苦空无我。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苦观果。如实知色。是集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集智。法智知欲界集。比智知色界集。等智知一切集。集智知有漏色因集有缘。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集观因。如实知色灭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灭智。法智知欲界色灭。比智知色界色灭。等智知一切色灭。灭智知一切有漏色灭止妙离。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灭观毕竟。如实知色灭道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道智。法智知欲界色灭道。比智知色界色灭道。等智知一切色灭道。道智知一切有漏色灭道正迹乘。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道观对治。如实知色味。此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集智。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则观一谛。观集观味。如实知色患。此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则观一谛。观苦观患。如实知色离。此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灭智等智。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则观一谛。观灭观离。如色阴有七善处。乃至识阴亦有七善处。问曰。若然者则有三十五善处。亦有无量善处。答曰。此是七处法。如色阴有七。乃至识阴亦有七。不过于七。如经说。须陀洹受七有。此是七处法。不过于七。广说如四谛处。尊者波奢说曰。如实知色是苦。乃至如实知识是苦。如实知色是集。知色是灭。知色是灭道。知色是味。知色是患。知色是离。乃至知识亦如是。若如是说。则有七善处。复次若略说。则有七善处。若广说则有三十五善处无量善处。如广略。分别不分别亦如是。复次若为利根者说。则有七善处。若为钝根者说。则有三十五善处无量善处。如利根钝根。因力缘力内支力外支力内思惟力外闻法力闻即能解力广分别力。当知亦如是。复次如在见道时。则有七。如观察时。则有三十五无量善处。复次如贤。圣所行时则有七。如世俗所行。则有三十五无量善处。复次若作总相观。则有七善处。若作别相观。则有三十五无量善处。问曰。此中为说别相观。为说总相观耶。若说别相观者。此文所说云何通。如说。速于此法。得尽有漏。若是总相观者。此文所说复云何通。如说如实知色。乃至如实知识。答曰。应作是说。是别相观。

问曰。若然者。如说。速于此法得尽有漏。云何通。答曰。此中说别相观。能生总相观。总相观得尽有漏。复有说者。此中观总相观。问曰。若然者此文所说云何通。如说。如实知色乃至如实知识。答曰。此文应如是说。如实知阴。是苦集灭道味患离。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不必说与见道时同。或有说。与见道时同。或说。与见道时异。如世尊为四天王。以圣语说四谛。二解二不解。世尊复以陀毗罗语说四谛。一解一不解。世尊复以弥离车语说四谛。然后乃解。如是观解时以别相。入道时是总相。问曰。七处善观三种义。有何差别。答曰。七处善是无漏。观三种义是有漏。问曰。若然者。此所说云何通。如说。如实知色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答曰。此中数智行于境界。不必尽是无漏。问曰。能以七处善。同观三种义。能以观三种义。同七处善不。答曰。或有说者。不能所以者何。七处善是无漏。观三种义是有漏。复有说者。七处善是有漏无漏。观三种义是有漏。问曰。若然者。能以七处善同观三种义。以观三种义同七处善不。答曰。能但多用功。多有所作。如实知色。乃至知识。如实知色患。乃至知识患。是说观阴。如实知色是集。乃至知识是集。如实知色是味。乃至知识是味。是说观入。如实知色是灭。乃至知识是灭。如实知色是离。乃至知识是离。是说观界。可说如是同相。但多用功。多有所作。

问曰。观三种义在前。七处善在后。何故世尊先说七处善。后说观三种义耶。答曰。若作是说。则所说随顺义则易解。受者亦易。复次世尊所说。文义具足。若先说观三种义。义虽具足。文不具足。世尊说法。文义具足。复次若应先说七善处。则说七善处。若应后说观三种义。则说观三种义。所以者何。观三种义。或在见道初。或在修道初。此中说在修道初者。不说在见道初者。如见道修道。见地修地未知欲知根知根亦如是。复次观三种义。或在六地圣道初。或在九地圣道初。此中说九地初者。不说六地初者。尊者波奢说曰。此中说四种地。谓修行地见地修地无学地。如说。比丘七处善。观三种义。是说修行地。如实知色。是说苦集灭道。乃至知识。是苦集灭道。是说见地。观色乃至识是味患离。是说修地。速于此法得尽有漏。是说无学地。问曰。若然者。何故见道中。说四善处。修道中说三善处耶。答曰。见道中未曾见谛而见。修道中已曾见谛而见。复次见道中未曾得见圣性而得。观行于谛。修道中已曾得圣性。观行于谛。

问曰。此中何故重说三谛。一说道谛。答曰。此中广说道谛。如说。如实知色是苦。此是道谛。如实知色是集灭道是味患离。乃至知识亦如是。是道谛。复次此所说。为已见谛人。佛作是说。汝等若能如实观察阴者。不久当得尽漏。复次三谛是有边法。如说。五取阴边。五取阴集边。五取阴灭边。问曰。若然者因论生论。何故三谛说有边。道谛不说有边耶。答曰。此中边义。广如说见道边等智处。复次有已生苦。有未生苦。有已生苦因。有未生苦因。有已生苦灭。有未生苦灭。诸已生苦未生苦。已生苦因。未生苦因。已生苦灭。未生苦灭。谁能知断证耶。谓是道谛。

问曰。世尊何故广分别智所知耶。答曰。欲令失道者。还知道故。作如是说。复次此所说为爱行人。佛作是说。汝等应观此阴味及过患。若见此阴味及过患者。不久当得尽漏。

问曰。何故见道中。先观苦后观集。修道中。先观集后观苦耶。答曰。随顺有二种。一见道随顺。二所说随顺。如见道随顺。先观苦后观集。如所说随顺。先观集后观苦。见道次第所说次第亦如是。

问曰。色集色味。有何差别。答曰。名即差别。是名色集。是名色味。复次色集是意地。色味通六识身。复次集是染污不染污。味是染污。复次集在三界。味在欲界。问曰。阴为有多种集。为有一种集。若有多种集者。施设经说云何通。如说。此爱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苦本苦缘。若一种者此经云何通。如说。喜爱集是色集。触集是三阴集。名色集是识集。答曰。应作是说。有所以是多种集。有所以是一种集。为说近因故。是多种集。为说远因故。是一种集。如近因远因。此身他身亦如是。复次此中说三种集。一烦恼集。二苦集。三业集。喜爱集色集。是说烦恼集。触集三阴集。是说苦集。名色集识集。是说业集。此中说名色是业。如烦恼集苦集业集烦恼有苦有业有烦恼道苦道业道烦恼苦业。当知亦如是。复次此中说三时。谓积聚时。受用时。守护时。喜爱集色集。是说积聚时。触集三阴集。是说受用时。名色集识集。是说守护时。复次此中说三时有。谓前时有。中有。生有。喜爱集色集。是说前时有。触集三阴集。是说中有。名色集识集。是说生有。复次喜爱集色集。是说名缘色。触集三阴集。是说名缘名。名色集识集。是说名色缘名。复次爱求未来有。是故佛作是说。喜爱集是色集。心心数法。因触而活。从触生。以触力故。能现在前。佛作是说。触集是三阴集。识因名色立。而得增广。是故佛作是说。名色集是识集。问曰。色灭色离有何差别。答曰。若爱造此色。彼爱若灭。是名色灭。若缘此色。生诸余爱。彼爱若离。是名色离。乃至广说。问曰。何故问色灭。答爱灭耶。答曰。因若断。果亦断。因若灭。果亦灭。舍因亦舍果。若吐因亦吐果。若害因亦害果故。问曰。何故已生爱说灭。未生爱说离耶。答曰。已生爱不可作未生爱。佛作是说。但当灭之。未生爱应令不生。但当离如是有三种衰患。一已受。二今受。三当受。已受者受竟。今受者忍受。当受者或以自力。或眷属力。或财物力。方便求离。彼亦如是。余答广说如杂揵度。如色灭色离。乃至识灭识离说亦如是。问曰。此中何故三说爱不说余烦恼业耶。答曰。以爱是重过患难断难除故。广说如上。如此中及施设经多分别灭谛。问曰。何故此中及施设经。多分别灭谛耶。答曰。以此灭于有为无为法中最胜故。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