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武威市海藏寺简介_海藏寺开光_海藏寺历史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6-27 12:41:56
海藏寺位于凉州区金沙乡李家磨村一组海藏路,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凉州刺史、前凉王张轨被杀,州人推其弟张茂摄政(320-324年在位)。他登上宝座不久,便垒土筑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灵钧台上有一水井亦称海心,现称“

海藏寺位于凉州区金沙乡李家磨村一组海藏路,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凉州刺史、前凉王张轨被杀,州人推其弟张茂摄政(320-324年在位)。他登上宝座不久,便垒土筑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灵钧台上有一水井亦称海心,现称“药泉井”,传说与西藏布达拉宫的龙王潭相通,游客信众入寺拜佛转经,饮此井水,方了心愿。

  唐三藏大师玄奘西行取经,在凉州滞留月余,曾在海藏寺讲经说法。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到凉州参加“凉州会盟”之机,重新修缮了海藏寺,使海藏寺成为当时凉州藏传佛教四部寺之一。“海藏寺”藏语称香嘉措岱,萨班曾在此寺讲经说法。明、清时再次扩建翻修,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寺院。

  明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颁赐凉州《大藏经》,现保存于武威文庙藏经阁。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海藏寺重修,立《重修古刹海藏禅寺劝缘信官檀越记》载:“相传灵均台,原为水中小岛,寺建于台上,故名海藏”。明宪宗曾赐名为“清应禅寺”。清初,住持际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求见皇上,请赐《大藏经》,重修藏经阁。寺前为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走马板上有“海藏禅林”四个大字。寺院最后面为高达八米的灵均台,台上现存天王殿、无量殿为明朝建筑。无量殿内立两块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的石碑,其中东面一块《海藏寺藏经阁记》,为清乾隆元年(1736)郭朝祚所立,文笔生动,书法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台上还有一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晋筑灵均台》碑记,上书“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立古台”。民国后期,寺院为驻军兵营。五十年代后期也驻过部队,设过粮站、学校。寺内造像被毁,香火绝迹。八十年代每当日出之时,牌楼东南角有一缕青烟飘浮而升,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俗称“海藏烟柳”、“日出寒烟”,为当时凉州八景之一。

  1986年在佛教信徒的积极倡议和努力下,政府批准开放海藏寺大雄宝殿为佛教活动场所,寺内其他建筑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省人大副主任、省佛协会长嘉木样关心下,于1996年由海藏公园正式移交佛教管理使用,占地面积13460平方米。寺内大部分佛像由山西代县工匠张平平和甘肃平凉崆峒山雕塑技师戴国华于1989年和1992年塑造。寺内无量殿供奉的一尊长3米,重3.5吨的释迦牟尼汉白玉卧佛和在大雄宝殿供奉的一尊高1.8米,重2吨的释迦牟尼汉白玉坐像,是1992年由兰州籍缅甸华侨傅凤英居士捐赠。寺内现藏有《大正藏》、《碛砂藏》等众多佛经。

  海藏寺于1986年从兰州五泉山嘛呢寺请来僧人释谛禅法师为寺院住持。1987年成立的武威市(现凉州区)佛教协会,会址设在海藏寺。海藏寺常住教职人员有15人,信教群众3000多人。

  海藏寺第一任住持释谛禅法师,系原武威市佛教协会会长;第二任住持释理智法师,系甘肃省佛协原副会长,原武威市、凉州区佛教协会会长,海藏寺方丈;现任住持释道安法师,系甘肃省佛教协会理事、凉州区佛教协会副会长、海藏寺方丈。

---------------------------------------

  位于武威城西北2公里处,是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建筑,占地11,600平方米,是河西的名刹古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山门、大殿、灵钧台、天王殿、无量殿等保存完整。现海藏寺外已开辟为海藏公园。站在灵钧台上,放眼望去,湖水碧波荡漾,弯曲的小河清澈见底,沿河两岸野花盛开,钻天白杨,婆娑垂柳,风摇芦苇,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是文物风景结合的游览胜地。

  海藏寺,始建于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借到凉州之机,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等凉州四大寺,成为藏传佛教教寺院。明、清又扩建翻修,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寺院。

   海藏公园南湖北湖,地形狭长蜿蜒,泉源密布,林木葱郁,绿草如茵,湖水清澈,游鱼翔,禽鸟和鸣,实为天然园林之地.四周阡陌纵横,瓜田菜畦,四季丰茂.城区通往公园道路平直,往来车辆畅通无阻,商贸游客络绎不绝,历为古城凉州的游览胜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凉州人有“逛海藏,消百病”之习俗,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海藏,为佛教用语,相传佛教大乘经典藏在大海内龙宫中。《大藏经·龙树菩萨传》中,即有龙树求经心切,大龙菩萨接入龙宫以经典相赠的记载。另据解说,很久以前,寺院周围林泉遍地,芦苇茂密,古刹宛若藏在海中,故取此名。海藏又名清华禅寺,明成化二十二年,太监张睿重修,敕赐名曰清华。据清乾隆五十四年碑记载:“建寺当在宋元之间”。明成化年间,再度重修。同治间,寺遭兵燹,唯后殿及山门未受损害,光绪时,又加修葺,恢复旧观。

  海藏寺历代有高僧讲经说法,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萨迦班智达在此处讲经说法,大转法轮。该寺又称为当时的圣地之门,具有加持力的水井一处,名曰“甘露井”。甘、青等地藏族信众凡来朝礼者必饮用此水祛病除邪。 

  明代重修后延请高僧主持。乾隆碑记:“寺僧明彻 印勤于梵修,赴京请藏经全部,中途遭凶变,际善踵而成之。善,才思横绝,为主持时,乡恶慑伏不敢动,数十年之间,诸务毕集,间启禅关,延访善知识为打七参禅之事,以故僧俗仰服,称颂不置。”碑文所载,历代不乏高僧名禅。

  海藏寺坐北向南,寺前湖光山色,四周农田村舍环抱,寺内苍松古柏蔽日参天。主要建筑,山门前屹立着一座四柱三间的木构牌楼,颇具民族建筑艺术特色,上书“海藏禅林”四个大字。昔日,每当夏秋之际旭日东升,晨光透过茂密的树林,远远就会看到牌楼东南檐下,一缕青烟,袅袅上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升,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俗称:“海藏烟柳”和“日出寒烟”等,景色神奇美妙。进入山门,迎面是双层飞檐的大雄宝殿,绕郎回环巍峨庄严,经过地藏殿,拾级而上,穿过过殿,登上灵钧台,俯视四周,海藏美景尽收眼底。据清光绪三十四年《晋筑灵钧台》碑记,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建筑古台可证。台上无量殿是海藏寺最早的主体建筑,它不仅建筑本身有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同时也因殿内藏有六千八百二十卷明版藏经,(现存于武威博物馆)。无量殿又名藏经阁而闻名遐迩。殿内十六个描金大柱上均书立粉对联,笔力浑茁雄健,文词清丽,如:“阙影身池塘,足下龟蛇低戏水;台灵高坎位,座旁旗剑上凌云。”深刻描绘了灵钧台的壮丽景色。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于1987年重塑三宝佛,正中是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者,其力大无穷,法力无边,故称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东侧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消灾延寿药师傅;西侧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殿内东西两侧依次排列的十八罗汉(东为奇数,西为偶数)。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他们是:一、宾度跋罗惰;二、迦诺迦伐磋;三、迦诺迦跋厘惰者;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者罗弗多罗;九、鬟戌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娑斯;十五、阿氏我;十六、注茶半托迦。

   佛经上传入中国的十六罗汉,但到中国以后又加上两尊,合称:“十八罗汉”。至于这加上的两尊罗汉的来历,说法很不统一。最能为人们接受的则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据说描绘的壁画是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修行觉悟成佛,直至涅盘的整个过程。

  刚进大殿门的东西两墙角塑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按规矩有专殿供奉,因条件不备是当时的权宜之计。韦驮菩萨在佛教中尊为护法神,是一位威力无比,能战胜多种邪恶,使人间得到光明,保护人们安宁的天神。他用的兵器是金刚杵,也称为“降魔杵”。违驮潜心习修梵行,恒力持久,忠于职守。当初释迦牟尼曾经当面嘱咐他,周统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即后人所谓“三洲感应”。

  现在寺院中所塑造的违驮菩萨像,多为青年武将形象,白脸或是金黄色的脸,双目炯炯有神,头戴战盔,身子站立挺直。他的手势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两腕上横着一条金刚杵。另一种是左脚略向前立,左手握着金刚杵的柄柱在地上,右手插腰。在过去,塑成前一种形象的寺院,不受外来僧人挂单。不过,现在这种区别就已经不存在了。    

  伽蓝菩萨:伽蓝菩萨台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其左侧为祗陀太子,右侧是给孤独长者。现在寺院伽蓝殿两侧还常常供有十八尊伽蓝菩萨。也有根据隋代名僧智者大师白天在玉泉寺禅定中,看到关羽护寺的传说,也将关羽列为护法神之一,供其像于殿中。

   三圣殿:三圣殿本应塑西方三圣,但塑为华严三圣,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侧文殊师利菩萨,西侧是大行普贤菩萨。壁后背南面北而坐的是观音菩萨,他两旁是善财童子和龙女。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和环境施行教化,普度众生,他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
  观世间菩萨左边侍立的是善财童子,他出生时有种种珍宝从地上自然涌出,故得此名。他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殊菩贤菩萨,在福城东说法的时候,善财去请教修学“菩萨行”的方法,然后就在文殊师利菩萨的指示下,到各地去遍访善知识。他曾先后参访请教过五十三僧,如比丘、长者、弥勒菩萨等。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僧,后来成为佛教中的佳话。右边侍立的龙女是婆谒罗龙王的女儿,八岁时已智慧通达,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现示成佛,纠正了女子难以成佛的说法。
  地藏殿:地藏殿的塑像是地藏菩萨,据《地藏十轮经》上说,“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普发誓,必须度尽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为此,发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和“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所以,人们尊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殿两侧塑的是阎罗王,也称阎王。地藏菩萨并称“四大菩萨”。地藏菩萨一般坐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美好愿望。据《九华山志》记载,唐贞观四年(公元650年),地藏菩萨降迹罗国(地址在今朝鲜半岛)为王子,俗姓金,号乔觉。生下就相貌奇特,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早呈现善根。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24岁的乔觉出家剃发为僧,不久,自海路来到中国求法。来到安徽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后,于深山无人处,择一盆地大小的岩洞住下备尝艰辛,每日诵经修持不止。到至德初年,当地绅士诸葛节率村民上山,看到地藏仍居深山岩洞,苦心修持,大为惊异。于是诸葛节等发起倡议书,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此议得到九华山山主闵让和的赞同,当即乐意捐助山地,地藏比丘提出只要“一袈裟地足矣”。谁知将袈裟一展,遍履九华山的九子山峰,闵让和见状更是高兴,索性将所覆之地全部献给地藏比丘建造道场。同时,让自己的儿子礼地藏比丘为师出家,取法名道明,过一段时间,闵让和自己又礼道明为师也剃度出家,所以后来在地藏像身边待立一老一少的比丘,即是闵让和与他的儿子释道明。
  到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地藏比丘在九华圆寂,坐尸于函中,三年后,众人开函见地藏比丘颜貌不改,肉身不坏,就建肉身塔供奉之。所以,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应化道场,而与峨嵋、五台、普陀山等并列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
  地藏殿两侧有十殿阎罗王,也称阎王。原为印度的阴间主宰,后被佛教经典纳入,亦成为中国民间最著名的冥司主宰。   十殿阎罗即:一殿秦广王,掌鬼门关,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辖幽冥吉凶,人死后都押到这里的孽镜台照一照,分出在阳世时心肠好坏,善者直接交第十殿发放人间,恶者下至第二殿受苦。二殿楚江王,掌活大地狱,又称剥衣亭,寒冰地狱。凡在阳世时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在此狱受苦,刑满后发至第三殿。三殿宋帝王,掌管黑绳大地狱。凡在阳世时忏逆遵长,教唆兴讼者,推入此狱,刑满转至第四殿。四殿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狱,又称肃戮血池地狱。凡在阳世时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刑满日送至第五殿察核。五殿阎罗王,执掌叫唤大地狱。凡解到此殿者,都押赴望乡台,令其听闻在阳世时造诸恶本为第一殿,只因阎罗王心慈手软,宽大为怀,可怜屈死冤魂,放还许多生灵到阳世去现世报怨,故被降至第五殿。六殿卞城王,掌大z叫唤地狱及枉死城,凡世人怨天忧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刑满解至第七殿。七殿泰山王,司掌热恼地狱,凡在人间取缔合约,离人至亲者入此。八殿都市王,司掌热恼大地狱,凡在人间不孝父母翁姑,令愁闷恼怒者入此地狱。九殿平等王,司掌丰都市铁网阿鼻地狱,凡在人间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入此殿以极刑后交十殿。十殿转轮王,发往四大部洲投生,其男女、寿夭、富贵、贫贱等均详细开列,每月汇知第一殿注册。善者直接转投人世,男转生为女,女转生为男;恶者令其变卵胎,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恢复人生。但投胎至蛮夷荒漠之地,不论善恶,凡发往投生者,先押交孟婆酗忘台下,灌饮迷魂汤,使其忘尽前生之事。
  天王殿:在天王殿左右两侧塑着相向而立、气宇昂然、形体魁梧、威武雄壮的天神像。在佛称为“四大天王”。在人类所住世界的中心有座举高三百六十六万里,纵广亦尔的须弥山。山顶为帝释天宫。山上有七重宝城,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宝铃,全山戒备森严。在须弥山的半山腰上耸立着一座名叫“键陀罗”的稍小的山,此山有四峰,各呈一色。东黄金、南琉璃、西白银、北颇梨,各山峰分住一位天王,以各护一天下,因此被称为“护世四天王”。据长阿舍经记载,在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四大天王就已经前去献供养。
  北方多闻天王名魔力红,身金色,穿甲胄,有大福德,护持人民的财富,领护北俱卢洲,戴金翅(一说是凤凰)宝冠,挎带子长刀,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宝塔,右手执三叉戟(也有持银鼠的),脚下踏着地天、尼蓝婆、毗蓝婆三个夜叉。身后竖着一把名曰“混元珠”巨伞一把,或是挂着一根长柄幡。
  在多闻天王旁侧是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海,一般塑身为红色,穿甲胄,左手缠绕一条龙,右手把握一根粗大赤索,脚下压着一只紫金龙花狐貂,分工率领诸龙及富单那(臭恶鬼)保护西牛贺洲人民。塑在对面峙立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名魔礼寿,一般塑身为白色,穿甲戴胄,手抱一面名叫“碧玉”的琵琶,分工护持国土,当帝释天的主乐神,率领毗舍离,乾达婆诸神,保护东方胜洲人民。在持国天王旁侧,立着南方增长天王,名魔礼青,塑身为青色,穿着甲胄,手执青光宝剑一口,相传他能令人善根增长,率领鸠般茶(雍形鬼),薜荔(饿鬼)等神将,分工保护南方阎浮提洲人民。但世俗人也有误称为“四大金刚“的,这实际是受了《封神演义》的影响所致,在佛教教义中“天王”与“金刚”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灵钧台:《晋书·张茂传》:“茂筑灵钧台,周轮八十余堵,其高九仞”。晋元帝太兴四年(321年),开始筑台,武陵人闫曾打着张轨的旗号责问张茂:“武公(张轨谥号)遣我来,言:何故劳民筑台?明帝太守元年(323年),赵立、刘曜率戌卒28万伐凉,去黄河岸边列营百余里,茂遗使向赵称藩,封茂为凉王,加九锡。内忧外患,迫使张茂重新“大城姑藏,修灵钧台”。《武威文物概况》:“灵钧台:在城北五里的海藏寺,系前凉张茂所筑”。
  台上“海心”一湖心井:《凉州佛寺志》:“这里是(元)蒙古阔端王得龙毒病,萨班诵经降服妖龙的圣地,即用井水治愈了阔端的龙毒湿疹病。相传此井与西藏圣湖相通,最受藏族崇拜”。

  寺址∶甘肃省武威市城北郊(城西二公里处)
  邮编:733000
  电话:0935-2209641 0935-2361338
  手机:13909356225 传真:0935-2362399
  Email:
haizangsi@163.com

《晋筑灵钧台》碑

神泉井

牌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古诗原文[挑错/...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人眼里出西...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